怎样从失败走向成功?
《***》中的大智慧(败功)篇:从失败走向成功
【导读】
高祖数败于项羽而决胜垓下,勾践见辱于夫差而建功笠泽。成败功过之间,没有截然鸿沟。正如***所言:“智者之举事也,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自古然矣。”但是我们要明白,失败并不会直接转化为成功,其间需要诸多条件。首先,我们必须要有勇气正视失败并承担责任,其次,还要虚心接受教训,因势利导,这样才有可能转败为胜,因祸得福。
【***原典】
《文子》曰:“有功,离仁义者必见疑;有罪,不失人心者必见信。”
故仁义者,天下之尊爵也。何以言之?昔者楚共王有疾,召其大夫曰:“不谷不德,少主社稷,失先君之绪,覆楚国之师,不谷之罪也。若以宗庙之灵,得保首领以设,请为灵,若厉,大夫许诸?”
及其卒也,子囊曰:“不然!夫事君者,从其善不从其过。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有是宠也,而知其过,可不谓之共乎?”大夫从之。此因过以为恭者也。
魏将王昶、陈泰兵败,大将军以为已过。[魏人感将军引过,皆悦,思报之。习凿齿论曰:“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已过,过销而业昌,可谓智矣。”]
夫忘其败而下思其报,虽欲匆康,其可得乎?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上下离心,贤愚数体,是楚再败而晋再克,谬之甚矣。夫人君苟统斯理,行虽失而名扬,兵虽挫而战胜,百败犹可,况再败乎!此固败以成功者也。故知智者之举事也,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自古然矣。
【译文】
《文子》上说:“即使有功,如果失去了仁义,也一定会被疑忌;即使有罪,假如不失民心,也一定会受到信任。”
所以说,仁义是天下最尊贵的东西。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楚共王患病的时候,把大夫们召集到身边,说:“我缺乏德行,从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主持国政,却不能继承前代君主的余绪,使楚国的军队连吃败仗,这是我的罪过啊。假若由于祖宗的保佑,使我能寿终正寝,我请求你们给我加上‘灵’(译者按:据《谥法解》不勤成名曰灵。也就是放任本性,不见贤思齐的意思。)或者‘厉’(《谥法解》:杀戮无辜曰“厉”)的谥号,不知大夫们同意吗?”
待到楚共王死了之后,大夫子囊说:“不能按大王的遗命来加谥号。因为侍奉国君的原则是,听从他正确的命令而不服从他不正确的命令。楚国是威名赫赫的大国,自从他君临朝政之后,对南方诸国或安抚或征伐,使之归顺,对于中原华夏诸国也加以教训,可见受上天的恩宠非常大。有这么大的恩宠,却能自知其过,难道不可以谥为‘共’吗?”大夫们采纳了子囊的意见。(按《谥法解》:知过能改曰‘恭’,恭、共互训。)这就是由于有了过错但善于反思,反而尊谥为“恭”的例子。
三国时曹魏的将军王昶、陈泰先后打了败仗,大将军司马懿却把责任自己承担起来。[魏国人对大将军主动承担责任非常钦佩,都想为他效力以报答他。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上说:“司马大将军把二次失败的责任都自己承担起来,实际上不仅消除了过错,而且使功业更加昌盛起来,这可以说是明智的人了。]
假如他们(楚共王、司马懿)讳言失败,推托责任,找借口把错误归咎于种种因素,就会使上下离心离德,走向对立,这样就会使自己再次失败,而敌人再次胜利,那样的话,错误就更大了。假如国君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即使行动失败了,但美名却可扬遍天下,军事上虽受了挫折,但战略上却取得了胜利,即使打了多次败仗也关系不大,何况只打了二次败仗呢?这就是告诉我们正视失败、总结经验反而可以成功的道理。由此可知明智的人办事,往往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胜,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理啊。
【史海沉钩】
本章是《***》中的第三十一章,作者***引据《汉书·艺文志》和《三国志》中的经典故事,论述了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辩证关系:白起在长平之战中逞尽威风,坑杀了赵国降卒四十多万,这并不是胜利,反而使各诸候国认为秦国太残暴,因此结成了合纵联盟一致抗秦。商鞅使用欺诈的手段,俘获了魏国统帅公子印,使秦国的信用被天下所怀疑,这是自己打败自己的先兆,不是取得霸业的正确方法。乐毅用信义攻下齐国七十余地,最后在即墨城吃了一亏,这不是真正的一败涂地,反而显示出囊括四海、包举宇内的王者之势。刘备怜悯那些归顺了自己的民众,每天只走十几里路,最后被曹兵赶上,在长坂这个地方被弄得灰头土脸,可以说山穷水尽、窘迫至极了。但其尽管在逃亡的紧急关头也不抛弃百姓,这种“仁政爱民”的举措恰是其后来能够称霸西蜀的资本。因此可以明白,不能成就霸业的人就不会利用败势取胜。
昔孟明视失利于崤山,秦穆公仍以为将,遂霸西戎;荀林父丧师邲地,晋景公赦而不杀,乃收赤狄。往事依依,深可为鉴!
转败为胜的两位典范:孟明视与荀林父
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于禁曾在樊城之战中被关羽打得丢盔弃甲、大败亏输,回到魏国后,他备受同僚的讥讽和嘲笑,以致茶饭不思,身体消瘦。
这个时候,魏文帝曹丕出来安慰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昔荀林父败绩于邲,孟明丧师於肴,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
曹丕的言语之间,提到了两个人名,此二人堪称是戴罪立功、救过不赡的典范——孟明视与荀林父。
那么,曹丕为什么要用这两个人物给于禁“宽心”?这两个人物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先说孟明视。孟明视又称“百里视”,是“五羊大夫”百里奚的爱子,也是秦穆公的主要将领。他曾率领秦军与晋国决战,屡战屡败,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晋军。后来,秦国威震西戎,有二十来个小国和部族都争先恐后地归附了秦国,使秦国扩地千里,成为一代霸主,这都与孟明视有着一定的关系。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精进不休,欲图盟主天下。雄心勃勃的百里视是秦穆公主张争霸中原的坚决拥护者。公元前628年冬,秦穆公野心难抑,决定兴师征讨郑国。主政大夫蹇叔与百里奚苦苦相谏,认为此次征伐师出无名,且孤军远道袭郑,必为晋国所乘,应该再做周详的考量。穆公不听,一意孤行。百里视当时不懂得这次出征在战略上的严重失误,他欣然领命,并且认为自己的父亲与蹇叔胆量太小,根本是杞人忧天。
晋襄公及其谋臣闻风而动,决心后发制人,遂定大计:秦军出征,往返必经崤山,而此山危崖峻壁、下临绝涧,唯东、西二岭间有一羊肠小道。应先暗设伏兵,而后偃旗息鼓,不惊动秦军以骄其志,待其疲惫回师之际,再突下杀手。
十二月,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出雍都,行至滑国的时候,恰遇郑商弦高。弦高素怀忠君报国之志,他在去洛阳做买卖的途中偶闻秦军犯境,于是一方面叫人赶快回郑国报信,一方面赶着牛群迎上秦国的军队。他冒充郑国的使臣,带了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去慰劳秦军。他对孟明视说:“早就听说您的军队要来,主上让我在此犒劳贵国的士兵,已有数日。”孟明视想不到一个卖牛的会有如此诈术,以为郑国真的早已得知消息,有了防守准备,所以不敢再攻打郑国。可是无功而返,终究说不过去,既无法向秦穆公交差,又会让朝中的蹇叔之流耻笑,于是顺手灭了滑国,抢了不少玉帛、粮食,装满几百辆大车,取道而回。
晋国侦知秦师提前返归,大为诧异,不过这并不能影响晋襄公一早设定的计划。他们赶忙派出大将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土著,合兵一处,埋伏于隘道两侧。晋军为主力,击秦军前部;土著为辅助,断其退路。秦军因东出途中未遇任何抵抗而心神懈怠,哪里有备,因此先就失了一招!再加上此次晋襄公御驾亲征,并且还使用“哀兵之计”,身着丧服督战,意思是告诉手下的兄弟,今天如果不能全歼敌寇,等待我们的就是国殇!晋军的士气自然倍增,孟明视等三将惨遭俘获。
有人提议把这三个人押到太庙里,宰掉当祭品。晋襄公的母亲文嬴担心晋、秦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就向晋襄公请求说:“百里视这几个人为了自己能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弄得秦、晋两国伤了和气,我想秦伯一定很恨他们,如果能得到他们,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嫌不甘心,何必屈尊你去惩罚他们呢!所以,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秦伯拿他们正法,也好消去心头怒气。你看怎么样?”晋襄公虽然知道母亲的话十分牵强,但一方面不敢违背孝道,另一方面也不想彻底与秦国撕破脸,就答应了她。
孟明视等人回到秦国,本以为必受刑戮,谁知道秦穆公不但不责怪他们,反而做起了自我检讨:“我没有听蹇叔和百里奚的话,害得你们吃败仗,受侮辱,这是我的过失。”孟明视为其宽宏大量所感,决心厉兵秣马,报仇雪恨。
过了两年,孟明视要求再战晋国。秦穆公答应了,让他以西乞术、白乙丙二将为副,领军十万开拔。晋襄公派中军大将霍伯前往抵御。由于晋国做了充分准备,两国军队在彭衙地方一交锋,秦军又打了败仗。晋军将士嘲讽说:“孟明视,你就这么报答你主子的不杀之恩吗?”这回秦军虽不象上次在崤山失败得那么惨,可是孟明视却比上一次更觉得惭愧,简直是无地自容。他自己上了囚车,不希望秦穆公再免他的罪。
出乎意料的是,秦穆公仍旧没打算杀他。朝中大臣十分诧异,有人推测这是由于其父是百里奚之故。其实,穆公另有考虑,他之所以不处斩孟明视,原因有二:其一,孟明视是一个“知耻而后勇”的人;其二,此次会战,孟明视的调兵遣将之法与筹谋划策之术明显强于上次,足以证明他是返躬内省、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人。只不过现下还嫌太嫩,少了一点火候。
经过两次失败以后,孟明视不敢像过去那么自负、任性,也不敢再轻敌了,而变得老练一些了。他此后着力专注三件事,以求提升综合素质:一,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重视每一个兵士的作用;二,定期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送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三,跟士兵们一起吃粗粮、啃草根,日夜训练兵马,埋头苦干。
成吉思汗曾在《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中说:“(余)每一衣一食,与牛竖马圉共弊同飨。视民如赤子,养士若弟兄,谋素和,恩素畜,练万众以身人之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这几句话语虽然出自宋末元初,但内中所述诸项关于练兵、亲民的举措,也是孟明视两败之后的真实写照。
这年冬天,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了秦国的边境。孟明视命令将士只许守城,不许出击。晋国人一再挑战,他不予理睬;晋国人把秦国的两座城都夺去了,他还是照样一声不吭地训练兵马。秦国人气得摩拳擦掌要跟晋国人拼个你死我活,也有人骂百里视是胆小鬼,要求秦穆公另选良将。可是秦穆公心中有数,认为这是孟明视的欲扬先抑之策,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士兵暗蓄怒火,以待来日,同时,对晋军也是骄兵之计。
崤山失败后的第三年,孟明视对秦穆公说:“是时候了!”秦穆公笑道:“为什么呢?”孟明视道:“敌人已经认为我不足为惧了!就跟我以前认为晋军不足为惧一样!”秦穆公道:“说得好!”此次全国兵民情绪高昂,一致决心夺取战争胜利。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都嘱咐说:“要是不打胜仗,可别回来呀!”秦军浩浩荡荡,东渡黄河。过河后,孟明视命令战士将渡河的船全部烧掉,说:“此次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一连苦战数日,终将失地尽复,还夺下了晋国的几个文化政治中心(城市)。
周襄王见秦强晋衰,也跟着随风倒,忙派大臣召公赏给秦穆公十二只铜鼓,承认他为西方的霸主。
荀林父也有着跟孟明视一样的境遇,他反败为胜的策略,靠的也是牢记覆舟之戒,以及卧薪尝胆之心。
晋成公七年(前600年),晋与楚都图谋争夺郑国,双方陷入胶着。郑国为求生存,希望两强决战,以便择胜而从。于是遣使对晋说:“晋景公以为我们想首鼠两端吗?不是这样啊!郑国是小国,不能与列强相比,如果站错了队,就会造成社稷倾覆、国家败亡的结局,因此,又怎能不谨慎呢?今天景公想让我们臣服,何不击溃楚军,来证明自己所向无敌、可以依靠呢?倘若景公有这个胆量,率先与楚军开战,我们出兵相助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郑国的态度,晋军将佐看法也不同。中军佐先縠主战,说:打败楚国、威服郑国,就在此举,一定答应郑。赵括、赵同支持先縠意见,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克敌得属又何俟?必从彘子!”而下军佐栾书则说:“不行!谁知道郑国是不是也和楚国讲得是同一番话!这种挑拨之言不能尽信!郑国这是想拿我们来占卜,我们和楚国谁赢了它就会跟谁!”赵朔附议:“栾书说得好,听他的话,能使晋国长久。”也有人提出,既然郑国如此两面使坏,不如先把郑国灭了,对付楚国倒不用急。
可是,作为主帅的荀林父却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楚庄王起初并不想轻易跟晋国结下梁子,但在得知荀林父好谋无决、他的副手先彀也刚愎自用,不肯听从命令之后,觉得有机可乘,遂命孙叔敖挥军北上,与晋军对抗。
此时,恰值晋将魏锜、赵旃跑官要官不成,心中郁闷之刻,二人于是决定卖国求荣,擅自向楚军请战,希望能造成晋军的失败。孙叔敖见晋军来挑战,决意先发制人,命左、中、右三军及楚王亲兵布好阵式,掩袭晋军。荀林父不意楚大军迫近,惊慌失措,下令晋军渡河后退,击鼓宣布说:“先渡河者有赏。”中军、下军争相上船,先上船的用力乱砍攀登船舷的人的手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
此次战争之后,楚庄王得以名霸一时,诸侯无不礼让。
荀林父在这次大战中指挥不力,未能说服主要将领服从他的意图,也未能约束全军统一行动,失败惨重。晋师回国之后,荀林父请求处自己以死罪。晋景公也认为不杀他不足以明法度。士渥浊劝谏说:“不行,城濮那一仗,晋军三天吃着楚军留下的粮食,文公还面有忧色,左右问有了喜事为什么还忧愁?文公说是因为楚国的子玉还在。等到楚国杀了子玉,文公才喜形于色,说:‘没有人能再来害我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不能强盛。现在上天惩戒晋国,如果杀了林父以增加楚国的胜利,恐怕会使我们不能强盛吧!林父事奉国君,进,想着竭尽忠诚;退,想着弥补过错,是国家的栋梁,怎么能杀他呢?他的战败,如同日月之蚀,哪里会损害它的光明!”
晋景公道:“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林父有必要知道自己错在哪,以备来日决胜!”
荀林父总结说:“号令不一,其过一也;赏罚不必,其过二也;不能察奸,其过三也!”
其后荀林父接受教训,注意使全军贯彻一个明确的军事意图,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而且鼓励军士监督上官,有奸必察,真正做到了“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
果然,在晋景公六年,荀林父得以戴罪立功,攻灭赤狄的潞氏。
于是,晋景公赏赐他“狄臣千家”,同时,也奖励士渥浊瓜衍之地,并对他说:“如果不是你及时说话,我差点失去荀林父这个大将啊!”
孟、荀二人之事,虽过千载,仍被后代君王和良将用以自我勉励,不是没有道理的。正如***在结尾所说:“非霸者不能用败。齐人以紫败素,而其价十倍。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作者 赵丹阳 文史作家,时评人。微信公号:wuleihu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