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杯咖啡的故事
今年,我又把这个计划延续了下去,年前已经约了11场。所以,加起来是42杯咖啡。
顺序随机,今天就来说说过程中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1、经济学专业的半程序员
杜雨,2018年我来北京时最早的客户小伙伴之一,东财经济学院的亲学弟。
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上学时居然自己学会了写代码;然后,他开始写技术类公众号,结果积累了好几万订阅。于是,毕业后他加入了美团。在过去一年见的很多小伙伴里,他是为数不多觉得工作状态很好、很有成就感的一个。
他告诉我,虽然现在做的是商业分析相关工作,但和传统的类似职位不同——他还是半个“程序员”,会自己写代码解决技术问题。
他提到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写出来一个脚本,可以替代一些人三天的重复劳动。
我以前做财务时,有相当一部分处理excel和整理数据的工作。我当时就想,这可能迟早得被技术替代掉。
这就是真实的未来啊。
2、互联网产品经理VS宝石鉴定师
婉莹,一个很有趣的姑娘。
2018年,我刚来北京开始新的职业,而她那时正准备结束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的工作,开始创业做自己喜欢的事——珠宝。
也挺有趣,我们算是同一时间开始了一轮职业大转折。那时我跟她说,既然有创业的想法,那就勇敢去试试;无论能不能做成,你至少都会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我作为朋友,看着她从北京去了成都,又从成都回到北京;看着她经历了最初的困难时期,现在慢慢步入了正轨。
前阵子我们约咖啡,一见面我就问:最近怎么样呀?
她说:现在的生活太幸福啦!可以自主掌控自己的时间,虽然辛苦,但每天都是在为自己奋斗,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说的这些,我特别理解,因为我也是在创业。如果没有经历过,就很难想象这种感觉。
我的公众号从来不接广告,但今天就尽自己一份力,帮婉莹宣传一下。通过这么久的努力,她现在有了自己的店铺,成为了NGTC认证彩色宝石鉴定师。大家如果现在、或者未来可能有宝石相关需求的,都可以扫二维码先加个好友。
今年,我身边很重要的一个人,也要放弃一份外人看起来很好的工作,开始创业。
为勇敢者喝彩。
3、英语专业的插画师
王琦,经历很奇特的一位姑娘。
她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因为各种外部原因,学生时代一直都没有去专业地学习,上大学时学的是英语。
但是,她始终都没有放弃对画画这件事的热爱。她给我分享了一个小幻灯片,讲了她怎样去自学,在豆瓣上分享,去看各种展,去接触国外最新的理念……
我是在一个读书会上认识了她,那天回家,还发了一篇《今日分享|英语专业的插画师》。
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我已经越来越少能见到有人会真正去“热爱”一件事情。工作一些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觉得自己还有转换赛道的可能,也越来越多的人羞于谈再理想。
而没有放弃理想的,却被看作没有长大的孩子。
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怎么可能成为什么“插画师”呢?
但实际上,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从来都是有选择的。只是一些人勇敢去做了选择,而一些人骗自己说没有选择。
4、见众生
妥妥同学,也是一位互联网产品经理。
他跟我分享了一点,颇有点“见众生”的意味,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自己偶尔会去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地方坐着,看来来往往的人都在做什么,都在关心什么。有一次他在麦当劳,听到两个北京本地阿姨的对话:
阿姨A:你家孩子去哪工作啦?
阿姨B:事业单位,月薪5千,待三险一金。
你们觉得,阿姨A会是什么反应?妥妥说,他听到时很吃惊。
阿姨A说:这待遇真不错啊,挺好挺好……
妥妥和我说,自己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几年,身边朋友们一般都是二三十万年收入,高一点的四五十万甚至更多都有。
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往往是存在偏差的,是不够真实的;而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面的真实情况,我们都没有看到。
5、去经历
轮到Lulu同学了,一个在温哥华/洛杉矶生活了十年、回国加入MetLife的奇葩姑娘。
那天我记录下来的,是“人生要去体验一切好玩的东西;以及,快乐就是很简单的东西,不要过度解读和关注自己。”
但是回想起来,让我印象更深的,是她分享了自己家的“糖葫芦发家史”,从小到家里走过的很多起起落落,以及过程中的成长。
她说,人的一生本来就是起起伏伏向前的,不可能总是稳当顺利。而且,你一生中最主要的财富,其实都不是30岁前赚的;30岁前最重要的,是去探索,去寻找真正喜欢的事情,去开拓眼界,去认识自己。
昨天我还和老妈聊到买房、婚姻这些问题。
我们父母那一代,很多人二十多岁结婚生子,开始过着日复一日的“稳定”生活。
那我们是不是也一定要和他们一样?
如今的世界,还是他们年轻时的样子吗?
我们在这一生中想要的东西,和他们一样吗?
-------
原本还有很多想分享,没想到五个故事已经写了这么多。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之后也许会再接着写。
我一般都在北京朝阳双井,喜欢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只要你有开放心态,愿意建立新的链接,都可以来找我交流,随意。当然,这次要在疫情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