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故事(136)——夏洛之战

美国故事(136)——夏洛之战

 鱼到飞鸟 

文|毕蓝

“内战”的两个战场,东部的弗吉尼亚和西部的密西西比河谷,就像两场不同的战争。东部“半岛战役”进行的三个多月中,西部同时上演着年度大戏。在东部如病猫一般的联邦军队在西部却野性十足。自1862年初的“唐纳尔逊堡之战”后,北方长驱直入,迅速占领田纳西首府纳什维尔和田纳西州东部,还深入南方腹地,连最南边的阿拉巴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也受到威胁。南方在西部能像在东部那样化险为夷吗?

一直处于守势的南方不是没尝试过突破,南方在西部的将领们有胆有识有脑洞,他们不仅试图北征密苏里,拿下圣路易斯(St. Louis),甚至还打起了美国领地的主意。他们瞄准的是新墨西哥领地和犹他领地,这些领地还没成立州政府,守备很薄弱。若是占领了这些地方,便有可能打破北方对密西西比河的封锁,重新连接西部和东部。可惜,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归根结底是实力太弱,将军们再有创意也无济于事。更何况,北方在西部可不像在东部那样“将熊熊一窝”。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内战”中最能打的北方将领,比如乔治·托马斯和他的铁哥们儿威廉·谢尔曼,此时都在西部战场。当然,还有北方人心中的大英雄,尤利西斯·格兰特。

唐纳尔逊堡让40岁的格兰特成了顶流明星,加官进爵,升为少将,还成了全国人民的重点“帮扶”对象。格兰特本来是抽旱烟的,放在烟斗里抽。在唐纳尔逊堡指挥战斗时,战地记者眼中的格兰特叼着一支雪茄烟,那是海军的富特将军送给他尝鲜的。报道一出,大家觉得雪茄配英雄好帅好风光,而格兰特家境普通,估计买不起多少雪茄。于是,上好的雪茄烟从四面八方飞往军营,没几天就多达一万支。从此,格兰特只抽雪茄,最多时一天抽18到20根,越紧张抽得越多,欲罢不能。雪茄成了格兰特人格魅力的一部分,大伙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雪茄都塞给他。然而,树大招风,被疯狂追捧的格兰特很快就发现,他的麻烦来了。

这麻烦来自他的上级,亨利·哈勒克将军。哈勒克一向支持格兰特,怎么忽然变了呢?北方在西部有两支主要的部队,哈勒克的密苏里部和唐·布尔的俄亥俄部。西点毕业生哈勒克是军事理论家,出过好几本书,深得前美军总司令温菲尔德·斯科特的赏识。本来,斯科特退休前向林肯推荐哈勒克接替自己,但林肯把那个位子给了乔治·麦克莱伦。其实,哈勒克跟麦克莱伦是一路人,打起仗来磨磨叽叽,政治野心又出奇地大。哈勒克早就觉得自己应该是西部联邦军队的总指挥,把布尔视为竞争对手,他支持格兰特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打压布尔。没成想,布尔倒是被压下去了,格兰特却成了最耀眼的那颗星,遮住了哈勒克的光芒。林肯和战争部长斯坦顿都爱格兰特,破格提拔他,现在格兰特的军职在西部排第二,仅次于哈勒克,在整个美军中排第十。这下,哈勒克坐不住了。要是让格兰特这样一路打下去,过不了多久他恐怕就要排第一。

醋意大发的哈勒克开始找格兰特的茬。他向华盛顿打报告说:唐纳尔逊堡的胜利主要得益于本将军指挥有方和查尔斯·史密斯(Charles F. Smith)将军作战勇敢,格兰特的功劳有限。你们赶紧把整个西部交给我,给我升职加薪,否则会贻误战机哦!可是,斯坦顿不是好糊弄的,没理他。哈勒克又找林肯,林肯也不同意。战争部长和总统的态度让哈勒克更心慌,也更起劲地折腾格兰特。3月3日,美军总司令麦克莱伦收到哈勒克的信:“格兰特已失联一个多星期。他去了纳什维尔……我让他每天向我汇报情况,可他却音信皆无。”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哈勒克说格兰特可能又开始酗酒,蔑视长官,无组织无纪律。哈勒克和麦克莱伦还真是一拍即合,因为格兰特的迅速“蹿红”也让麦克莱伦感到了同样的威胁。麦克莱伦告诉哈勒克:“如果你认为格兰特行为不当,逮捕他,别犹豫。”哈勒克一点也没犹豫,命令将格兰特解职,禁足于亨利堡,由史密斯接管他的田纳西部队(Army of Tennessee)。

事实证明,哈勒克的指责完全是无中生有,格兰特比窦娥还冤。他生性随意,过去也确实有酗酒的恶习,这些都不假。但自从重返军队,他就严格地约束着自己,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命令。他根本没收到哈勒克让他每天汇报情况的电报,那个电报收发员没把电报交给格兰特就跑路了。等知道了消息,格兰特赶紧为自己辩解,怎奈哈勒克还是让他回亨利堡接受调查。格兰特莫名其妙地被软禁,情绪低落,却对哈勒克的真实意图一无所知。

这次打击倒让格兰特感受到真正的友情。很多将军支持他,特别是临时接管了他的部队的查尔斯·史密斯。55岁的史密斯比格兰特大15岁,与罗伯特·李是西点的同班同学。史密斯为人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他曾是西点的教官,格兰特是他的学生。但他一点也不嫉妒格兰特的成就,很高兴地接受学生的指挥,在“唐纳尔逊堡之战”中立了大功。这次他也替格兰特抱不平,希望他早日洗清冤屈。还有一位好朋友在这个令人沮丧的时刻支持着格兰特,他是威廉·谢尔曼。谢尔曼与格兰特是完全不同的人。我们在前面的故事中讲过,谢尔曼出身上流社会,当年他婚礼上的贵宾包括扎卡里·泰勒总统,菲尔莫尔副总统,泰勒的内阁成员,国会领袖亨利·克莱和约翰·卡尔霍恩,规格之高令人咂舌;格兰特是底层社畜,曾穷困潦倒,除了打仗好像不会干别的。谢尔曼智商过人,学问渊博,见识超群;格兰特资质普通,似无过人之处。谢尔曼个性犀利,神经兮兮,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格兰特温和、随意、憨厚,神经大条,不拘小节。如此天差地别,年长两岁的谢尔曼却不自觉地被格兰特吸引,心甘情愿地跟在格兰特身后。他说:“我比格兰特聪明,比他更懂战争、军事史、战略、战术”,但是,“当时机来临,格兰特总能大胆地抓住它,有如神助。”也许是格兰特那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和对打仗的悟性征服了谢尔曼,这两位“内战”中最杰出的将军变成了不离不弃的好兄弟。谢尔曼说:“我发疯时,他站在我身边;他喝醉时,我站在他身边。”此时此刻,他们站在彼此的身边,共度难关。

幸好,格兰特的不公平待遇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林肯插手了。当关于格兰特的报告出现在总统的办公桌上时,林肯说:“我们不能这样对待英雄。”他让斯坦顿告诉哈勒克住手。斯坦顿特意提醒哈勒克,这是总统的意思,格兰特在华盛顿是有朋友的哦。为了摆平关系,林肯终于同意由哈勒克统一指挥西部所有的人马。哈勒克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对格兰特的妒意也暂时平息,马上让格兰特官复原职,赶往前线。格兰特直到战后才得知哈勒克的这一系列小动作,此时的他还在傻乎乎地感谢哈勒克和麦克莱伦“明察秋毫”。在给妻子的信中,格兰特对这两位大加赞扬,岂不知这俩差点把他踩死。

格兰特高高兴兴地回部队,带着人马一路南下,剑锋直指密西西比州。3月17日,格兰特来到田纳西南部,把部队驻扎在田纳西河边的匹兹堡码头(Pittsburg Landing)。驻地附近有一座教堂,叫夏洛(Shiloh)。“夏洛”是《圣经》旧约里的名字,意思是“和平之地”(Place of Peace)。这里距密西西比州北部边境重镇科林斯(Corinth)20多英里。格兰特共有4万2千人,布尔正率3万人向他靠拢。只等布尔一到,他们即刻南下,进攻科林斯。尽管哈勒克一再告诫小心再小心,但格兰特充分表现了与麦克莱伦和哈勒克截然相反的风格。麦克莱伦和哈勒克的进攻是防守型进攻,未进先思退;格兰特脑子里根本没有防守的概念,即使防守也是进攻型防守,有进无退。记得麦克莱伦最擅长干什么吗?挖战壕。哈勒克也好此道。甭管在哪,挖战壕是第一要务,这也是西点教育出来的典范。格兰特显然没得西点的真传,他对挖土不感兴趣,觉得匹兹堡码头只是临时屯兵处,过几天就走了,挖战壕干什么?然而,正是这个决定对“夏洛之战”的结果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北方气势汹汹地向南推进,南方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南方在西部的总指挥阿尔伯特·西德尼·约翰斯顿是像格兰特一样的进攻型选手。“唐纳尔逊堡之战”让他名声大损,即使戴维斯总统对他的信任一如既往,南方的舆论对他可就不客气了,骂他懦弱无能。约翰斯顿憋着一口气要收复失地,恰在此时,他迎来了一个帮手,此人就是在萨姆特堡打响“内战”第一枪、在布尔溪立下头功的博雷加德将军。与约翰斯顿相反,博雷加德跟戴维斯不对付,这才被从东部排挤到西部。现在,约翰斯顿和博雷加德共有4万人,驻扎在科林斯。科林斯是两条铁路的交汇处,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枢纽。

格兰特等着布尔,约翰斯顿可不想等。他很清楚,布尔一到,格兰特就有了绝对的优势,科林斯根本守不住。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赶在布尔到达之前突袭匹兹堡码头,先把格兰特打散架,这样,布尔即使到了也没那么大的威胁了。况且,占领匹兹堡码头意味着南方军队从密西西比反攻回田纳西,再接再励甚至有可能打到肯塔基和密苏里,抹掉北方在西部的一切努力,把战争推回原点。当然,这个行动风险不小。兵强马壮的格兰特毕竟不是好惹的,要是一口咬不死他反受其害就不好玩了。况且,即使没有布尔的人马,格兰特自己的兵力也与约翰斯顿相当。更要紧的是,格兰特麾下三分之二的战士是打过仗的,而约翰斯顿的兵全是新手。明着打南方占不到便宜,现在只能靠偷袭打北方个措手不及,但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

博雷加德比约翰斯顿谨慎,有些犹豫,但约翰斯顿决心已定。1862年4月3日下午,南方军队倾巢而出,向北进发,这比他们预定的出发时间已经晚了十几个小时。由于组织混乱和道路难行,他们当晚只走了不到一半路程(大约9英里)。博雷加德和约翰斯顿满打满算地把进攻时间定在4月5日凌晨,留出4月4日一天的时间走完剩下的一多半路,够保守了吧?谁知,天不遂人愿,地图上的阳关大道一点也不平坦。4月4日,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战士们在水里泥里行军有多难就不用说了,所有的重武器、运给养的车都陷入泥中,引起道路阻塞,人群拥挤,整整一天没挪几步。没办法,4月5日继续走。就这样,二十多英里路走了三天。要知道,时间是关键。布尔的援军分分钟可能到,若布尔先于南军赶到匹兹堡码头,一切就完了。就算布尔没到,4万人这样折腾三天,北方的哨兵是吃素的吗?人家此时恐怕早就严阵以待了,还偷袭个啥?

博雷加德认为应该立刻取消行动,返回科林斯。但约翰斯顿说:“就算他有一百万人,我也要打!”其他将军也都横了一条心,就赌格兰特聋了瞎了!他们赌对了。从5日起就不停地有哨兵向格兰特报告可疑敌情,有位将军甚至偶然与敌军前哨相遇,还抓了几个俘虏送到格兰特那儿,只要一审就能得知敌人的动向。但所有这些都没引起格兰特的警觉,他没审俘虏,压根儿就没往那方面想。也许唐纳尔逊堡的胜利让他失聪又失明,把清晰的信号当成“狼来了”的玩笑。平日里因过度警觉而被人当成神经病的谢尔曼这会儿也不发神经了,对警报置若罔闻,他说:“博雷加德才不会傻到要袭击我们。离我们最近的敌人在科林斯。”格兰特和谢尔曼将为他们此刻的表现羞愧一辈子,这是他们永远抚不平的伤口。虽然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虽然格兰特在功成名就之后多次企图掩盖自己的过失,但真相无法改变。

北方主将如此轻敌真是天助南方。4月6日早晨8点,南军进攻的炮声响了。因主要战场在夏洛教堂附近,这次战斗被称为“夏洛之战”(Battle of Shiloh),也叫“匹兹堡码头之战”。北方毫无准备,战士们正在睡觉或吃早餐,很多在睡梦中被炮弹炸飞。驻守在夏洛教堂附近的是联邦的右翼,谢尔曼的4个旅和约翰·麦克勒南德(John McClernand)的3个旅。一颗子弹擦过谢尔曼的手,他终于明白,狼真的来了。他大喊:“天哪,我们被袭击了!”不管此前犯了多大的错误,谢尔曼终归是谢尔曼,他的临场反应可得满分。他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起自己的部队,拼死抵抗。除了那血淋淋的手,他的肩膀也中弹,座下马被打死三匹,还有一颗子弹划破他的帽子,幸好没伤到头。但他没停止战斗。

联邦的左翼是本杰明·普兰蒂斯(Benjamin Prentiss)将军的部队。应该说,普兰蒂斯是此战中表现最好的北方将领。他的部下偶遇敌军前哨,他可没像格兰特那样掉以轻心,而是立刻唤醒自己的人马,列好防御队形。普兰蒂斯只有2个旅,人数最少,却准备最充足,防守最有效。当其余各部被迫后撤时,他没撤,直到所部伤亡殆尽,他最终被俘。普兰蒂斯部队的牺牲为格兰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其他几位将军,比如斯蒂芬·赫尔伯特(Stephen Hurlbut)和W·H·L·华莱士(W.H.L Wallace),也在最初的惊慌后渐渐稳住阵脚。

做为总指挥,格兰特的临场发挥也没输给部下。他战前轻敌,一旦开打可就恢复了拼命三郎的本性,丝毫不含糊。他骑着马在各部之间穿梭,指导着将军们的行动。子弹在他身边飞,炮弹在他周围爆炸,将军挂彩,战士倒下,他像没看见一样,眼里只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但无论格兰特怎样临危不乱,总体上说,北方是被动的一方,被偷袭的滋味不好受。人员不到位,武器不到位,伤亡惨重。现在只能亡羊补牢,先稳住,防止溃败。战斗结束时,除普兰蒂斯被俘,其余各部全线后撤,向匹兹堡码头方向收缩。南方占领了北方原先的营地,包括夏洛教堂。南方战士冲进北方营地一看才知道,北方军队真是太有钱了。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比南方高好几个档次,好舒服,好幸福。他们把好酒好菜都搬出来尽情享用了一番。第一天的战斗,南方胜。

但是,南方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说,北方的将军们在突遇险情时表现上乘,那么,南方的将军们展示了同样的勇敢、果决、和职业军人的素养。他们的进攻勇猛凌厉,有条不紊,这要归功于他们的主将,阿尔伯特·约翰斯顿。约翰斯顿是全军的灵魂。在那三天的艰苦跋涉中,他始终与战士们在一起,安慰他们,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斗志。只要看到他的身影,战士们就会情绪高昂,勇往直前。战场上的约翰斯顿像格兰特一样不避枪林弹雨,他的身影就是胜利的象征。但是,他没有格兰特的运气。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右膝。他没在意,无暇包扎,继续指挥战斗。可是,当枪炮渐歇,助理把他的靴子割开才发现,里面已经灌满了血,那颗子弹显然打断了一根动脉血管。当晚,约翰斯顿因失血过多而死。他是“内战”中阵亡的级别最高的将军。

4月6日的夜晚毫无疑问是“炼狱之夜”。南方痛失主将,北方一片凄凉。战场上是重重叠叠的死尸,浸泡在血水中,还有散落的胳膊、腿、和头颅。双方都加班加点地干也来不及抬走所有的伤员,更不要说清理死人了。野猪跑出来享用它们的盛宴,撕咬着尸体,也撕咬着活人。很多伤员躺在死人堆里呻吟,眼看着地狱之门向他们打开。格兰特本来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天却下起了雨。他起身走进一座临时搭建的医院,想在里面过夜。可是,刚进去没多久,他就冲出来,捂着胸口。医院里的血腥味、恶臭味(当时没有苏打水,也不讲卫生),伤员们撕心裂肺的嚎叫(当时没有麻药,只能用威士忌代替),还有那一堆一堆的断臂断腿,连肝胆硬如铁的格兰特都忍不住要呕吐。这生理反应在别人算正常,在格兰特就不正常了,因为他是出了名的冷酷无情。他打仗从来不惜自己的命,也不惜战士们的命。下午5点的时候,一个哨兵刚向格兰特报告完,一发炮弹就炸掉了这个哨兵的脑袋,血溅到格兰特身上。面瘫格兰特眼都没多眨一下,转身离去。这样一个没心没肺的战争机器,在“和平之地”的雨夜,胸腔内的一股热浪几乎喷薄而出,那强行压抑的悲伤终于洒落在远离人群的地方。

格兰特终于领略了挖战壕的重要性,若有掩护,战斗不至于这样血腥。他也领略了开战以来最大的失败。他认栽,但不认怂,更不退缩。当有人问他是否要放弃匹兹堡码头向北撤退时,他说:“退?我还没抽他们呢!”谢尔曼看着那一团雪茄的烟雾说:“喂,格兰特,咱今天碰上鬼了,对吧?”格兰特说:“没错。但是,明天,吃了他们。”他下令全军枕戈待旦,太阳一出就反攻。太阳还没出来,一道比阳光还耀眼的希望就闪亮登场:布尔将军到啦!3万生力军,哪怕只用上一半,战场上的输赢已定。

4月7日凌晨,攻防转换。格兰特身先士卒,亲自领人往上冲。这回轮到博雷加德被动了,他没想到,格兰特在惨败之后竟然不退反进。本来,4月6日夜,博雷加德已向戴维斯报捷,说此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如果格兰特不想被赶进田纳西河里淹死,他就应乖乖地北撤,怎么又回来了呢?博雷加德不知道布尔到了,但这不重要,因为胜负已无悬念。迎来了援军的北方满血复活,失去了约翰斯顿的南方无心恋战。激烈的厮杀之后,下午两点半,博雷加德下令收兵,撤回科林斯。北方收复了第一天失去的所有的阵地,却也无力再追赶敌军。历时两天的“夏洛之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北方胜了,但虽胜犹败,因为,代价太大了。双方共投入兵力10万人(北方6万多,南方4万),伤亡共2万4千人,其中,北方死伤1万3千人,南方1万1千人。一场战斗,倒在血泊中的美国人的数量超过了以往所有战争的伤亡人数的总和。独立战争,伤亡1万;1812年的战争,伤亡7千;美墨战争,伤亡6千。三场战争,十二年的时间,一共死伤2万3千人,比不上夏洛的短短两天。难怪格兰特发现,这个胜利不但没让他头上的光环更耀眼,反而让他成了全民口诛笔伐的对象,“民族英雄”似乎一夜之间变成“嗜血魔头”。北方的报纸一致认为这是一场败仗,而不是胜仗。人都死光了,守住阵地有什么用?此战带给美国人的震惊如此强烈,它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战争那充满英雄主义的浪漫想象。此前,热血青年踊跃参军,盼望着建功立业;此后,逃兵役成了各家各户的首要任务。北方南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夏洛之战”没有赢家。

客观地说,此战损失如此惨重,格兰特有责任。轻敌是其一,防守不力是其二。也可以甩一部分锅给科学技术。先进的武器已让生命不堪重负,而将军们还停留在旧式战术里,他们的迟钝是超高伤亡率的主要原因。然而,格兰特能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意义非同寻常。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如果夏洛之战输了,内战会延长好几年,北方将丧失优势。”联想一下与此战同时进行的“半岛战役”就应该知道这个胜利有多重要。即使是让人心理一时难以接受的“惨胜”,也是胜利。如果换麦克莱伦或哈勒克指挥,第一天的损失绝对不会这么大,但第二天绝对不会赢。麦克莱伦打了胜仗还忙着跑路(参看上一个故事),格兰特打了败仗却扭转乾坤,这就是两人的区别。这一仗也深深地影响了格兰特和北方朝野对战争的态度,坚定了他们进行“全面战争”的决心。虽然“全面战争”不是新概念,但到此时为止,双方的军队都没有打扰平民。夏洛战场上的鲜血让北方在伤痛、愤怒之余感到了结束战争的紧迫性。长痛不如短痛,只打击南方的军队远远不够,还要打击它供应战争的能力。格兰特说:“除了完全、彻底地征服南方,我想不出其它拯救联邦的办法。”从此,北方军队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烧杀抢掠,不再留情(可以看看《乱世佳人》)。除个别地区外,“内战”所有的战场都在南方境内,意味着南方根本无力对北方实施同等的报复。这也许就是南方人为分裂付出的代价吧。

“夏洛之战”硝烟散尽,东部的“半岛战役”也接近尾声。接下来,南北双方又有什么动作?林肯政府又要面对怎样的危机?请看下一个故事:又见布尔溪。

(0)

相关推荐

  • 悲喜交加的西线邦联胜利之路-夏洛伊的第一天

    1861年秋邦联的Leoniads Polk带着他的部队前进至肯塔基州.作为联邦克制邦联的重要地点,密西西比河一直为双方所关注,而相邻的肯塔基州则更是重中之重,所有西线的人都相信,谁先到肯塔基州,谁就 ...

  • 加州红衫与国王峡谷拜访树王

    从拉斯维加斯驱车约7个小时到达加州红衫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一路都是在群山环抱中的戈壁滩上奔驰,干燥的大地与顽强的沙棘看久了眼睛也会疲劳,好在和儿子两人可以替换开车.但是进入红衫国家公园与国王峡谷国家公 ...

  • 威廉·特库赛·谢尔曼(1820年2月8日...

    威廉·特库赛·谢尔曼(1820年2月8日-1891年2月14日),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中地位仅次于格兰特将军的将领.美国内战时期联邦军著名将领,陆军上将. 1840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

  • 我们是否走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

    对于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自然也有不同的追求.很多人追求了一生也没有得到多少幸福:有的人看似没有那么执着地追求,却获得了很多幸福的感受.当然,几乎很少有人会一生幸福圆满,这只能存在于祝福语 ...

  • 有声文学《美国的故事》3独立之战

    有声文学《美国的故事》3独立之战

  • 【作文家园】 帮助、感恩、友谊 ​--读《夏洛的网》有感

    作者简介 我叫李雨璇,是平城区文慧小学五(3)班的一名小学生.我是一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小女孩,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弹琴.画画.书法都是我的特长,我也对主持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也喜欢学习,不仅课 ...

  • 夏洛特不是夏洛

    与烦恼无关的夏洛特 Charlotte 首先,本文提到的夏洛特不是前段时间刷屏的国产电影<夏洛特烦恼>Goodbye Mr. Loser,也就是说不是夏洛,而是指夏洛特,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 ...

  • 魔法妈妈的故事城堡※克里斯克鲁尔之战

    魔法妈妈的故事城堡第48期 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是漫威公司旗下的超级英雄团队,虽然他们作风迥异,甚至因此常常造成内部纷争,但他们总能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互补的团队,英勇无敌所向披靡,打 ...

  •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女人对异性的吸引力,始于三点

    插图:电影<简·爱>剧照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影响了很多女孩的婚恋观,早在学生时代开始,我们就知道追求自我和平等的重要性. 女主人公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的 ...

  • 穴位的故事136天柱:落枕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太阳膀胱经的第9穴玉枕,它对治疗和缓解脱发有帮助.今天,我们继续沿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0穴天柱,它是治疗落枕的要穴,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

  • 5小时或3400万人丧命?俄罗斯发出警告,美国敢动手就发动核战

    近日,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拥核国家美国和俄罗斯相继公开了自己的核弹头具体数量,截止2021年3月,美国处于战备状态的核弹头数量为1357枚,而俄罗斯则拥有1456枚,美国媒体指出,在半年的时间中,美国核弹 ...

  • 日本强排核污水,不顾污染水环境,难怪美国未来要“为水而战”

    日本福岛核事故已过去10年,但事故产生的大量核污水该如何处理?一直是悬在日本政府头上的"达摩斯之剑". 经过多年讨论,去年10月,日本政府决定将即将达到水箱容量的核污水排放到大海, ...

  • 重温《简爱》,看夏洛蒂告诉我们的人生哲学(转)

    作为百年经典,<简·爱>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1847年问世的它,被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评价为'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即便穿越百年风雨,<简·爱>依旧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