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屑的“重复劳动”是有些人进步的必经之路
01
四月份我做了一件看起来有点“无聊”的事情——每天画一个苹果。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走上了一条自学画画的路,对一个零基础又没有老师教的小白来说,只能通过不断地练习来达到画工的娴熟。我忽然想尝试每天画一个苹果,看看三十天之后有没有明显的进步。
每天画一个苹果,听起来似乎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不过就是画一个圆,然后上色,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上的挑战嘛。我信心满满的开始了。
可是,当我真正动手之后才明白,原来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还蛮难的。这三十天里我遇到过不少的困难和阻碍。
一方面来自于心态上的,刚开始画的时候非常兴奋,因为觉得新鲜,所以兴致高昂。当我画了一个星期的苹果后,新鲜劲逐渐褪去,我感觉到了无聊。再加上一时半会看不到进步,积极性在慢慢减少。
另一方面体现在行动上,我需要克服人类天生的惰性,有时候外出吃晚饭,或者去看电影,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惰性会在那时候跑出来阻挠我,我得挣扎很久才能拿起画笔。
我在“放弃”和“坚持下去”这两个小人的天人交战中,坚持画了三十个苹果。画完最后一个苹果时,我自己都惊呆了,它和第一个比起来简直好太多了。
02
每天画一个苹果,其实只不过是在“重复劳动”而已,就是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已经做过一次的事情,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会怀疑这样的重复劳动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我写作这条路上,我也会时常怀疑自己每天重复写作是否能获得进步,我也会被外界的一些声音影响,会担心自己做的是无用功。
在我开始写作之初,我没有老师,只能多读多看多写,每天看很多书,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在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能不能越写越好的自我怀疑中坚持下来。
因为我深知自己并非天赋型写手,不像别人那样天生就是写作的好料,别人想写好一篇文章不费吹灰之力,可我不行,我需要下数倍之于别人的苦功夫。
我在坚持每天画苹果的过程中领悟到了这一点。这令我想起上学时,我要想记住一个英语单词必须一遍又一遍反复背诵,默写,别人可能背两三次就记住了,我却要背八九次才能记得牢。
我要想把数学学好,也需要反复做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埋在题海里,把答错的题目收录进错题集,反复的解答这些错题,直到我看见同一类型的题目可以立即得出解题思路,我才能确认自己真的会了。
03
我就是那种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好一件事的人。我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真的很不一样,有些人天生聪颖,而有些人天生愚钝一些,有些人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更好,有些人却在很糟糕的教育环境下成长。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有些人真的只能通过后天努力练习,培养,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然后才能将一个技能练到醇熟。
每一次在朋友圈看到类似于“你不是在努力,只是在重复劳动”或“不要用战略上的勤奋掩饰你的懒惰”,我都会小小的紧张一把,因为这些文章好像说的正是我,我不过是在重复劳动而已,我对此感到不安。
这种声音听多了,会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只是在“重复劳动”,觉得这样做不会有任何进步的,觉得我现在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只是因为方法不对。
有时候会有一些喜欢写作的朋友来跟我交流写作心得,他们有些人跟我一样,也是在“重复劳动”式的写,他们心里有很多的担忧,害怕没进步,没结果。
我问他们写了多久,有些说写了一两个月。每每这时候我都会感到无奈,不知道怎么劝慰他们。写作是需要坚持才能看到成果的,哪怕只是“重复劳动”,只要用心去做也会有进步。
如果他们自己都不信,我说了他们也未必会信。后来,他们忽然就不再写下去了,也许是被自己的自信心挫伤,也许是受到他人的打击,最终选择放弃表面的“勤奋”。
04
每天画一个苹果,看起来只是在重复劳动而已,但我每一天都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和进步,也能学到不少知识。
比如我在画苹果之初总是画不好苹果的形状,让苹果看起来十分怪异,像番茄,或认不出的某种东西。比如我上色总因为深浅过渡没把握好,导致它看起来没有立体感。比如阴影部分总是画得很怪。
我在一次次的重复劳动里看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每天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慢慢的,我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少,我能把形状画好了,也能画出立体感了,阴影部分不再怪怪的。
那些重复劳动之后没有看见进步的人,也许是他们没有去思考如何把这件事做好,没有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因而没有进步。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一个“重复劳动”型的人,那就不要再去想那些嘲讽人的话,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必与他们做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然后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自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