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无载的【倗国】考古资料首次公布! |《倗金集萃》首发
2004年,在山西运城绛县横水镇北约一公里之地,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墓地。经过考古人员数年的艰苦发掘,一个不见史载、尘封近三千年的西周封国跃然重现。这就是倗国。
绛县横水倗国墓地被列入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自上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兵马俑发掘之后,这一奖项长达30多年一直是空白。
考古学家在清理绛县横水西周墓1、2号墓出土的器物时,在8件青铜器中发现了刻有“倗伯”和“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盘、簋)”铭文。经考古专家确认,轰动考古界的这处大型西周墓葬,为西周时期国君级别的“倗伯”及夫人毕姬墓。
墓葬中出土铜、陶、蚌、贝、漆、玉以及织品等文物14000多件套,文物等级之高、价值之重大、数量之众多,蔚为大观。2013年,横水西周墓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倗国墓地位于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北倚绛山,南临中条,跨涑水河。涑水河在镇南穿过,其间为宽阔的缓坡塬地,塬上有数道大小冲沟。墓地坐落于横北村北部,东西两边均为南北向冲沟,南北两座山围成中间小盆地,俨然一个天然的国境。
据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分析,倗是西周时期被分封到这里的外姓伯国,隔绛山与晋国相望。出土文物证明,倗国与与当时的晋国、霸国、周王室有过礼尚往来。在之后发掘的翼城大河口霸国的墓葬中,发现了倗国国君送给霸国国君的礼器。毕姬墓中,还出土了周王室宰相送给她的青铜鼎。
从“倗”组青铜器的时代看,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说明倗国在西周时期可能一直存在,后来即使从属于他国,政治地位仍相当高。
绛县横水倗国大墓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的记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目前,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晋初封时其周围有不少的国族,北有贾、杨、先诸国,南有倗、董,西有荀、耿、梁等国,东面是太岳山、乌岭山,所以分封给晋国的古唐国地域,只能是由上述诸国围限的所谓“方百里”了。
关于晋初封时期的民族关系。《左传》昭公十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周围如此多的戎狄,所以早在成王初封叔虞时,就有《左传》定公四年所谓“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之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晋国似乎仍然没有摆脱这种局面,《国语·晋语二》云:“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但今绛县横水倗国大墓的发现,说明实际上并非四围皆“戎狄”,其南部有倗、董等国,倗伯还铸造有与周文化属于一个系统的青铜器,所以说至少晋国南部非戎狄。
◎如此重要的考古成果终于在今天出版了!140件新见倗国青铜器,首次全面发表,揭开西周古国的神秘面纱。内容精选,多角度展示,书籍精印!
山西大学谢尧亭教授是横水倗国墓地和大河口霸国墓地的发掘者和亲历者,他对这些出土材料的感情自不待言,由他主编的《霸金集萃》和《倗金集萃》两本图录收录了霸国、倗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140余件青铜器,进行系统整理,全面发表,每个器物既有精美的全形照片,又有高清的局部照片、线图、拓片、X光片、丝织品痕迹照片。有了高清精美的全形照片和局部照片,可以对每一个青铜器进行从头到脚、从内到外360度的细致观察。
选自《倗金集萃》
·
图
书
实
拍
·
摄影:展玩团队
140件新见倗国青铜器,140件新见霸国青铜器,首次出版
◎一流印刷,高清印制,细节毕现,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不仅青铜器是重量级的,这两本图录也是重量级的,均为国内顶级印厂雅昌印制。每本图录都是600余面,分为上下两册,辅之以瓦楞纸函套,大气典雅,高清彩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