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十几年学白上了!

这两年,流行一个词,叫「终身学习」。
这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我上小学时就听过「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土是土了一点,意思差不多。
当时,我对这句话十分恐惧。本来以为长大了就不用上学了,没想到还要学到老。
后来,我真的长大成人。这才发现,所谓「终身学习」,几乎是一个必然选项。
这并不是因为害怕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很多人在鼓吹终生学习时,往往语带威胁——而是,我发现,如果你想要活得更丰富更有价值,就必然会想要对这个世界理解得更多、更深,那么学习将会自然发生,并且永无止境。
不过,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并没有关于如何学习的课程,好像学习是一项内置于我们身体之内的能力。这当然没错,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学习,但是如何更好、更高效的学习,还是有一些门道和方法。
最近读了万维钢的新书《学习究竟是什么》,讲的就是如何学习这件事。
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学精第一,学广第二,创造第三,策略第四,兵器第五,无为第六。
所谓学精、学广,顾名思义,讲得就是如何成为一个专才和通才。第三部分讲如何创造,获取知识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造。
然后谈到策略,主要讲如何自学。再谈到兵器,介绍了一些工具和方法,譬如如何管理信息,如何做笔记。
最后无为,有点玄了,可以略过。
下面,我整理了书中三个对我来说比较有价值的主题,分享一下。
01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
对于常规性的学习,万维钢认为掌握「刻意练习」这个方法就足够了。
简言之,你能够「刻意练习」,也就学会了学习。
那么,怎样才算刻意练习呢?
万维钢总结了四点:
1)只在学习区学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第一点,只在学习区学习,可以说十分重要。
很多无效的学习,就是因为没有找好学习材料。
心理学家把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是舒适区,中间是学习区,最外是恐慌区。
如果你只在舒适区学习,练习的是你已经掌握的技能,当然会很容易,但并不能带来成长;如果你只在恐慌区学习,那么很容易云里雾里,根本理解不了。
只有在学习区内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这里可以引入另外一个概念——心流。这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来的。
心流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你处于心流状态时,你的工作效率最高,精神最集中,最兴奋,并伴随着一种轻盈的快感。一个表征是:当你处于心流体验时,往往会忘记时间。
我们打游戏就经常忘记时间。这是因为游戏设计者对反馈系统做了最大优化,使你玩起来需要集中精神,同时又不是特别艰难,还能收获正面反馈。
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心流体验,也是一个道理。如果这项工作特别难,那么你会很焦虑;如何这项工作特别简单,你则会很无聊。
所以,心流体验往往发生在学习区内,而不是恐慌区和舒适区。
在这里,万维钢提到了一个公式:喜欢=熟悉+意外
所谓学习区,就是你会学到你熟悉的一部分,但又有一些新东西。
那么,新旧信息的配比应该是怎样的呢?
研究者得出了一个85%规则。也就是说,当你进行学习时,最好有85%的内容是熟悉的,有大约15%是意外的。
所以,最理想的一篇课文,就是85%的内容是你熟悉的,15%的内容是你陌生的。好的老师,也可以根据这个比例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我们在自学时,也可以注意这一点。
第二点,针对性的重复练习,也很重要。
前面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这一步,则是学习过程中最具体的步骤。
简而言之,就是两点:(1)大量重复训练;(2)训练必须有高度针对性。
回顾自己的经历,我们在学写字时就进行过非常多重复训练,学习画画、写作、骑马、射箭,都是如此。
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不停地做实战动作,不停地比赛,而不是不停地看录像。
但有一些非技能型的知识,我们往往会省略重复。比如了解一个哲学流派,在书上读到之后,然后就过去了,并没有真正的练习。
这时候怎么办呢?
第三点,所以,反馈非常必要。
所谓的反馈,就是有一个机制让你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最好的反馈,就是我们上学时最讨厌的测验。在测验中,我们将完全暴露出来,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模糊不清,都将被发现。
而暴露问题,修正问题,也是学习中尤为重要的部分。
在面对测验时,有两种思维方式值得注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学习不在于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都能学会;一种叫固定思维模式,就是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不擅长怎么学都没用。
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一个任务时,他很容易把任务当作威胁。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把任务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他并不是通过任务来证明什么,而是通过任务来提高自己。
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养成成长型的思维方式。
另外,在我们自学的时候,没有老师,也没有测验,很多时候我们浮皮潦草的读完了一本书,就以为自己掌握了,学会了,其实正是一种幻觉。
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获得反馈呢?
虽然万维钢这里没说,但或许可以试试费曼学习法,这也是网上很流行的一种方法,来自于物理学家费曼。简而言之,就是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如果你能教给别人,就说明你真正掌握了。
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你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是一种好办法。
第四点,注意力高度集中。
这一部分,万维钢强调的是刻意练习并不好玩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在练习时,你必须是独自进行的。(2)重复练习虽不好玩,但并没有寓教于乐这回事。
既然刻意练习并不好玩,那么谁会这么做呢?我们当然更喜欢轻松的活动,比如看个视频,就以为自己是学习了。
除了意志力啊,习惯养成啊,还有一点很重要,也就是之前提到蒂姆·奎克《无限可能》中最有启发的一点:发掘内在动力。
相比于外部奖励,内在动力才是我们做成一些事情的最大动因。而所谓内在动力,就又要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你了解你自己,你知道你想成为什么,完成什么。而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简单。
02 为什么要做通才?
万维钢在这一部分,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只为了说明一点:在这个时代,多面手才是最可贵的。
那么,前面提到的刻意练习,难道就没用了吗?当然有用,但刻意练习能发挥的领域也是有限的:
第一,在有固定规则的领域。比如体育比赛。
第二,环境越可控,练习的作用越大,局面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练习的作用就小。
而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越发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场域。仅靠刻意练习,是不够的。
经过学习,我们学会了某些知识和技能,但并不仅仅是学会了就结束了,最终体现一个人能力的,是创造力。而多面手,相对来说,往往会更有创造力。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现代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使得知识领域越来越专深,这对学科进步很重要,但不符合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最朴素的愿望。
万维钢在书中也提到了西方的「自由技艺」,也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学习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其核心,是让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工具。
这也是我的出发点。
03  什么是创造力?
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非常稀缺且珍贵的能力,我们学习了各种知识和技能,最终是要创造。
那么,创造力究竟是什么?
万维钢给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创造就是把东西连接起来。
这里又有两种思维模式,或许可以做一个提醒。一种是集中思维,一种是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有集中思维的好处,但也有一个弊端,也就是所谓的「定势效应」,有点像芒格所说的,拿着锤子看见什么都是钉子。相比之下,发散思维才是创造力的来源。
那,如何养成发散思维呢?
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办法,比如放空自己,做一些不费力的事,等等等等。好像都不是很好实行。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刘未鹏的《暗时间》。
另外,作者还提到,疏离感能够激发创造性。怪不得创意人,大多很孤独。杨振宁就形容爱因斯坦是个「孤持」的人,它跟孤独不一样,孤独可以是被动的,孤持则又一种主动的意味——我很孤独,但是我坚持如此。
最后,万维钢讲到了创作的回报。当然,创作总会带来收益,奖励。但创作最大的回报,就是施展了自己的理念。

这种快乐在于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在于创作本身。写文章,被很多人看到当然会开心。但最开心的部分,还是写的过程。
所以,想要搞好创作,必须依赖内部驱动。外部驱动会让你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当我们获得某种奖励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这个快乐很短暂,并且,你会想要不断增大剂量。
所以,终究还是回到了那个问题,你得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热爱,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