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颜悦色连夜2次道歉,做营销这6个点“一不小心就掉坑”
19号凌晨,茶颜悦色连发2条致歉微博。
缘由是其主题杯子上使用的长沙哩语“捡篓子”等广告创意,引来了网络争议。
近段时间,品牌在营销中,说法、用语引发争议的情况不少,我总结了一些最容易“踩雷”的点,一起来看——
作者 | 政雨
营销创意引发争议,茶颜悦色两次道歉
2月19日凌晨,“茶颜悦色道歉”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
据了解,由于茶颜悦色的一款主题马克杯上,印上了长沙俚语“捡篓子”一词,被认为此营销创意“侮辱女性”。
在这款杯子上,详细讲解了捡篓子这个词的意思,指“得便宜,意外收获”;为了帮助理解,还造了个句子:“来茶颜买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认识了一个,你可以小声告诉我们的小伙伴:‘我捡了一个篓子’。”
在一些消费者看来,这个词和解释,是“拿女性玩梗”,含有对女性不尊重的意思。
对此,茶颜悦色紧急发出致歉声明,表示:“这次事件的发生,的确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没有做到不会产生歧义的创意,没有考虑到方言俚语在不同地域的理解差异造成的”,并将会召回这一批长沙话主题马克杯。
茶颜悦色紧急发出致歉声明
其实,“捡篓子”这个词,在长沙话语境中有撞大运、被运气之神眷顾到的意思,认识一个美女,也理解为“走运”的意思。
在微博上,很多长沙当地的茶颜悦色粉丝,也积极站出来帮茶颜悦色做解释。
但这个词脱离了长沙话语境,确实很容易带来误解。
从本质上来说,茶颜悦色的这次不恰当创意,相比在创作上没把握好尺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考虑到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理解差异”。
随着茶颜悦色门店走出长沙、消费者知名度提升,曾经让其被广泛认知的长沙特色、长沙标签,或许也会是一种局限——
过于明显的地域特色或风格,实际上是一些“非标准动作”,而要进行全国布局,舍弃或减少这些部分,才能减少误解,进行更通俗、广泛的大众化。
现在做营销,不要触碰这6个点
如果说门店出品的产品卫生,是一条建康安全红线;宣传文案上的色情擦边球用语,就是消费者的“心理安全红线”。
这两年,茶饮品牌营销动作很多、很密,这就容易触及舆论敏感点,带来品牌危机。比如,这几个点就是最“不可冒犯”,但又很容易触及的。
1、物化、侮辱女性
随着女性意识崛起,一些营销创意涉嫌物化、侮辱女性,几乎是时下消费者最敏感的“红线”。
1月初,全棉时代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标题为“全棉小剧场防身术”的广告,内容为一位漂亮女孩在深夜被尾随,她“灵机一动”,从包里掏出一盒全棉时代卸妆巾,迅速卸完妆后回头与歹徒对视,因“太丑”而把歹徒吓跑——这条广告就涉嫌了侮辱女性,最终品牌致歉,声誉受损。
“全棉小剧场防身术”的广告
而最近的《唐人街探案3》中,也被观众质疑物化女性,受到网友吐槽。
茶饮的大部分消费者为女性,一旦涉及这一问题,不可避免会“伤了顾客的心”,必须谨慎。
2、色情擦边球
此次事件中,比“捡篓子”一词更令网友介意的,是茶颜悦色曾经的知乎茶也品牌在一些茶包的文案上,使用“官人我要”等字眼。尽管这是其2015年前后的产品物料出现的字眼,但依旧被网友发了出来,被指打两性关系擦边球。
喜茶早期的“杜蕾斯”事件,绝味鸭脖、叫个鸭子等品牌,也是餐饮行业里比较广知的因色情擦边球问题被吐槽的案例。
——在公众面前,色情不是个能随便开的玩笑。
3、侵权、抄袭嫌疑
这在茶饮行业就曾发生过,乐乐茶曾因几款产品造型、视觉设计、名字“撞车”茶颜悦色,在网上引发争议。
左图为乐乐茶,右图为茶颜悦色
在国内大环境下,过去人们对知识产权重视意识不够,导致很多人对侵权的严重性没有很深的概念。但从近几年曝光出的负面消息看,抄袭、侵权受到的舆论负面影响在不断增长。
而侵权,也是个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在舆论和社会面前这都不是个能触碰的点。
4、利用国家大事“打广告”
《广告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也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湖南一家公司,因发布含有和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象内容的广告,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二)项规定,被罚款人民币200000元。
这一类负面案例,近些年已经不多见了,但还是要一句话提醒:国家大事,不要轻易作为宣传素材使用。
5、“集体情绪”使用不当
2020年疫情严峻期间,洗护品牌多芬发布微博开屏广告致敬疫情中的医护人员,但其“短发的你更美”等广告语,就因为不合时宜,引来网友争议。
引起全社会广泛共鸣的公共事件、集体情绪,往往也是大众比较敏感、关注的。用来做营销,也有可能为品牌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十分谨慎。
6、蹭错热点、组错CP
去年,“打工人”三个字很火,普通消费者很有共鸣。
宝马借势了这个热点,但呈现的姿势非常强硬,让社畜“打工人”嗅到了一股“凡尔赛”的味道,迎来打工人的群嘲。
说白了,营销抓取的就是消费者的情绪,而一旦让人产生异样、不舒适的感觉,都不是一个好的引导。
联名也是茶饮品牌常见动作,但选错联名对象,也会带来负面效果。
比如去年夏天,威马汽车和青岛啤酒进行跨界联名,打造出了一款夏日啤酒。
威马汽车和青岛啤酒联名
虽然够吸睛,但还是有人提出疑问,汽车品牌与酒跨界合作真的不会给品牌带来负面影响吗?毕竟酒对于车而言,很容易联想让品牌陷入“宣扬喝酒开车”的价值立场。
茶饮品牌,该学会专业营销了
这几年,茶饮品牌受到的关注度太高了,营销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太怕犯错误。哪怕一丁点的疏漏出来,品牌也会立刻道歉认错。
承认错误、获得理解、积极改正,是个负责任的解决态度。但道歉,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吗?
相比用道歉来解决危机,更应该在品牌做传播之初,减少错误的产生。
特别是当品牌走向全国,面临的消费群体更加复杂,除了忠实粉丝,还会涌进来一大批可能仅仅喝过一两次的用户,或仅停留在“听说”层面的“路人”,对他们来说,道歉是解决不了问题、难以获得原谅的。
品牌要在形象展示上,一开始就足够专业、规范,减少危机产生。
这两年,茶饮品牌都开始关注营销、开始做传播,希望通过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得关注、帮助业绩提升。
但不论品牌如何营销,始终都需要有把衡量的标尺。营销的价值不光是提升业绩,更重要的是扩散品牌知名度,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品牌、了解到企业文化。
而最终消费者到底会对品牌产生怎样的认知,则取决于营销过程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专业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2021年,品牌需要从重视营销到“专业营销”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