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到里海,灭掉突厥的名将,却被清朝文人极尽抹黑!
唐高宗龙朔年间,大唐疆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达到了顶峰。然而,唐朝西域最大疆域究竟是谁打下来的,却一直鲜为人知。
其实,这个人叫苏定方,是唐朝著名的名将,历史评价一致叫好。但在清朝文人的演义小说里,苏定方却成了主要反面人物,奸贼中的集大成者!毒杀正面人物罗艺和罗成,阴险毒辣,背主求荣,唯利是图,有奶就是娘等等,于是在民间看来,苏定方就成了万恶不赦的坏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15岁的时候,苏定方就随父征讨叛军,表现出了骁勇善战、胆气超群的英雄本色,和杰出的军事才华。新唐书中记载,“定方骁悍多力,胆气绝伦.....自是贼不舍境,乡党赖之”,叛军不敢靠近,乡里依靠苏定方的保护。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后,苏定方先是投靠了窦建德手下的高雅贤,后来又跟随高雅贤投靠刘黑闼。在和唐军的作战中,随着高雅贤的战死,刘黑闼的败亡,苏定方于623年归隐故乡,不为唐朝效力。
627年,唐朝建立的第十个年头,在朝廷的邀请之下,苏定方重出江湖。让人们想不到的是,苏定方的出山,将大唐推到了军事顶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时,唐朝主要有五个敌人,即突厥、吐蕃、西域诸国、高句丽、百济,苏定方都与之交过手,灭掉了两个(如果算上东突厥,就是灭掉三个),打趴了两个,大败了一个!
隋朝对突厥的战争,让突厥分化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在征讨东西突厥过程中,苏定方表现不俗,尤其是攻击西突厥时,最后一次是苏定方为帅(657年),发动如潮水般的进攻,连战连捷,俘虏了敌酋,灭亡了西突厥。
其中,少数西突厥部落,因为不服唐朝的统治,于是就举族西迁。从后世考古来看,这一部分突厥人来到了欧洲,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所谓奥斯曼帝国,就是工业革命之前,悬在欧洲诸国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灭掉西突厥之后,由于西域有三个国家叛乱,随后苏定方奉命领军西征(659年)。在这一战中,苏定方将唐朝西部疆域推到了里海(一说咸海), 臻于极致。就在这一年,苏定方还曾大败吐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60年,苏定方率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在这一次战争中,苏定方是跨海登陆的两栖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中非常罕见。当时,百济和高句丽结盟,对抗唐朝和新罗,所以灭掉百济,就为后来消灭高句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灭掉百济之后,唐军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于是苏定方奉命进攻高句丽。在661年8月大败高句丽,并且兵临平壤城下。后来,由于北路唐军回师、高句丽天气太冷,百济旧将发动叛乱,以及新罗无法按期支援等原因,662年2月苏定方无奈班师回朝。
其实,苏定方回军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吐蕃趁机在西北发动战争,牵扯唐朝兵力,不让唐朝顺利灭掉高句丽。作为一个合格的救火队长,唐高宗李治最信任的将军,苏定方很快就去了西北“节度诸军”。667年,苏定方度过他戎马生涯的最后时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67年,苏定方去世,唐高宗李治获悉之后,非常悲痛,《旧唐书》有云:
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高宗闻而伤惜,谓侍臣曰:“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
然而,这个打下唐朝西部最大疆域,把突厥赶到欧洲,还奠定了灭亡高句丽基础,深得皇帝信任,为人正直无私,东征西战的一代传奇名将,却被清朝文人极尽抹黑。
明朝演义小说里,虽然说了苏定方计杀罗成,但苏定方的形象却很正面。乾隆年间的《说唐演义全传》刊行之后,苏定方形象就被颠覆了,被抹黑成了一代奸贼。随着《隋唐演义》、《兴唐传》的出现,苏定方的反面形象就彻底定型了。清朝文人为何喜欢抹黑汉家英雄,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