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疱疹病毒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
鲤鱼是淡水养殖品种中公认的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且极好饲养的一种鱼类,该品种早已被广大渔民所接受。然而,近几年一种急性、大面积爆发的疾病——急性鳃坏死病(有的地区称为疱疹病毒病)却让广大的鲤鱼养殖户为之色变,损失惨重。
据黄河鱼病研究所提供的消息,目前精养鲤鱼的地区又开始暴发鲤鱼急性鳃坏死病。据屈新家所长介绍此次发病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主要表现为发病早,来势急、烂鳃症状基本没有、治愈难,死亡率高等特点。
一、症状
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2-3天发展为中后期,即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70%以上,严重时可造成毁灭性死亡。发生该病的全过程为,初期吃食正常,食欲无明显变化,病鱼体色发黑,尤其头部甚重,其它无明显病症;中后期,食欲下降,病鱼两眼凹陷,头部萎缩,呈“骷髅头”、“扣扣眼”症状,鳃丝粘液增多,局部呈失血和贫血症状,严重的局部鳃瓣呈白色坏死,坏死周围易有附着物粘连,鳃耙与鳃丝的相连处发生溃烂;镜检(10×16)鳃组织无异常现象,未发现与往年类似的鳃丝与鳃耙连接处开始的烂鳃现象,除个别发现少量的指环虫、车轮虫、三代虫外,均未发现与此病有关的病原体。解剖内脏,肝脏有失血或出血现象,大部分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病,胆囊和肾脏肿大,部分胆囊有充血现象并呈红色,肠道发炎红肿,偶尔可见肠道有未消化的食物,一般肠道红肿的死亡已经进入高峰期,很难治愈,而肠道红肿不明显的多为发病初期,比较好治愈。
二、流行情况
该病在水温达到20℃开始流行。主要流行于河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河北、天津、宁夏及东北三省鲤鱼主养区。其中河南的中牟、开封、洛阳,陕西及山西黄河两岸,河北唐山、天津宝坻为重病区域。
三、致病原因
1、池塘多年未彻底清淤、消毒或池塘翻晒不科学。
2、池水太浅,水质不稳定,凌晨缺氧严重。
3、放养密度过大和过饱和投喂饵料;水质恶化快,水质难调控,PH值、氨氮、亚硝酸盐高。
4、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中途不卖鱼,池塘底泥未翻动,有毒有害物质长期蓄积在底泥中,天气变化导致底泥中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中毒害鱼类。
5、花白鲢放养模式不合理,造成池塘生态失衡,水质差,养殖户频繁杀虫、消毒,药害严重。
6、未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特别忽视内服药饵的预防工作或是过度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导致治病菌变异,产生耐药性。
四、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的外用消毒并结合内服保肝护胆、抗菌消炎的药物,并无较好的治疗效果。据屈总介绍调节好水质,一旦发病及时内服乾泰公司生产的“二代急性鳃腹康”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
1、在鲤鱼急性烂鳃死亡期,不可使用刺激性消毒剂进行治疗,因为该病发生后,鲤鱼的抗应激能力严重下降,如果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泼洒治疗,会增大死亡量,并给治疗带来更大难度。
2、治疗期间不可强行杀虫,因为杀虫剂会给鱼鳃造成损伤,致使烂鳃病情恶化,如果存在寄生虫,则要在控制住死亡量或病情恢复后进行杀灭。
3、发病后不可大量换水,不可进行大规模捕鱼。如果大量换水,水质会突然变化,病鱼就会因水温、水质的变化而加速死亡,另外,发病期捕鱼,病鱼会因惊吓和相互压挤及应激而加快传染速度和加重病情,形成集中死亡,所以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