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语录

中医用药真谛:一人一方,丝丝入扣,不多一味无谓的药,不少一味对证的药

导读:本文为著名中医学家何绍奇先生拜访蒲老所记录的19条“蒲辅周语录”。篇幅不长,但全是蒲老真传,言语句句如珍宝。何先生说:“蒲老这次的谈话,影响了我一生。”

蒲辅周语录
口述/蒲辅周先生  整理/何绍奇先生
1、伤寒本寒而标热,故治用辛温,汗出热去;温病本热而标寒,故清热必兼透达。
2、外感病重在辨表里寒热,内伤病重在辨虚实阴阳。
3、张菊人先生改银翘散为银翘汤,说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炉火不熄,如此,则寒郁于外,热固于中,银翘散中辛温的荆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当去之,加黄芩、瓜蒌。
我说:此固一说也,但不可视为定例,我用银翘散,治风温初起,无汗畏风者,怕它透达之力不足,还要加葱白呢。葱白辛润,汗而不伤,和麻桂羌防不同。表解热透,我一般不用苦寒药,用白虎汤亦嫌早,常用鲜芦根、鲜竹叶,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鲜汤”。
4、沈钧儒先生的公子,感冒发热,午后为甚,倦怠,纳少,口淡,尿少,自服银翘散,药后热不退,反增便溏。外感当分六淫,当辨何邪而区别治之。
区区感冒,也不是只分风寒、风热那么简单。此乃阳气不足之体,感受寒湿,湿为阴邪,治当芳香淡渗,间可用刚,凉药伤中阳,湿就更难化了。
我用平陈汤合三仁汤,二剂,即汗出,尿畅,热退。
5、湿温或温邪夹湿,最容易见到湿热郁遏,阳气不能通达。徒清热而热不去,湿留之故也。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常用芦根、通草、薏米、茯苓皮、滑石、竹叶。
通阳不在温,是因为湿热混在一起,热在湿中,故与杂病不同,不能用温药如桂枝、肉桂、大茴香去通阳,小便利,则湿去热孤。利小便的药味淡,所以我把它概括为“淡以通阳”四个字。
6、表未解未可攻里。即使表已解,热邪入里,当清,苦寒药也不要过量,在阳气不足之体,宁可再剂,不用重剂。
否则,热中未已,寒中又起,粗工之用药也。不能看“炎”字两个“火”,就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7、辨证论治的真谛是甚么?是“一人一方”。
病同,其证也同,也未必用同样的方药,还要看体质、时令、地域、强弱、男女而仔细斟酌,不要执死方治活人。
8、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大青龙才是发汗峻剂。大青龙汤的麻黄是麻黄汤的一倍呢。
9、石膏用量也不宜过重。药罐子有多大?那么大量怎么煎?有人动辄就用今制半斤、一斤。再说,是药总有利弊,不能只看到石膏清热之力,而不怕它伤阳损胃。
10、热邪与燥屎相合,不得已而有承气之设,仲景先生于此谆谆告诫:一服利,止后服,得下余勿服。
一次会诊,一小儿食滞,发热,已经用过许多抗生素无效,不食,腹胀,但鼻准光亮,一医主张用大承气。
我说脾虚之质,鼻准光,必自利,不必用下,不妨消导。但他坚持,正在讨论时,护士来报,拉稀便了。
11、曾见有人久病恶寒,人着单,彼着夹,人着棉,彼衣裘,冬天生着火炉,犹自呼冷。此真阳虚也。
可考虑用玉屏风散,加附子、姜、枣,剂量不必太重,阳气复振,营卫和谐,或可见效。
12、有人三天两头感冒,前人称为数数伤风,可用玉屏风散,营卫不调者合桂枝汤。辛温峻汗,表阳愈伤,病愈不解。苦寒则伤中阳,脾胃一倒,病变蜂起。
13、肾盂肾炎,临床颇常见。因其尿频尿急,我常用五苓合二妙,加大茴香一个、琥珀五分,以解膀胱之困,肉桂只用三、五分而不宜多。
14、有很多病,只宜调而不宜治。与其药石杂投,损伤胃气,不如不服药。
我自己就有痰饮宿恙,多年来,我一直不服药,中西药一概不服。唯注意调饮食,适寒温而已,虽然衰弱,但又多延了一些岁月。
15、要是把医生分作三等,我只能算中等之中。
16、眩晕,有虚有实。我会诊过一位美尼尔氏病患者,先后采用过滋水平肝、熄风潜阳、泻肝和胃未愈,脉滑、苔腻。
我认为其本属阴虚,标为痰热的辨证不错,用药则须斟酌。既挟痰热,便当清化热痰为主,早用滋腻,会助痰热,清泻肝火,亦非其治。
我建议改用温胆汤加味而愈。
17、子宫脱垂,古称阴挺,多由劳倦气虚不能固摄所致,我常用补中益气汤。补中,健全脾胃;益气,增强功能。每用加鳖头一个,炙酥入煎。
18、用药要丝丝入扣,不多一味无谓的药,不少一味对证的药。
19、用药丝丝人扣,不是多而杂,用药杂乱,是初涉临床者的通病。
原因一是病机不明。病机不明,用药就不能击中要害。
二是急于见功,这样就势必见一症用一药,甚至用几种药,这就成了唐书说的“广络原野”。
三是瞻前顾后,用一味热药,怕太热,加一味凉药;用一味泻药,怕有伤,加几味补药。
曾有学生治一个气喘病人不效,来找我,还说是不是没有按老师的经验加葱白。我看他的处方,一味热药,一味凉药,下面又是一味热药,一味凉药。
我就问他,这是寒喘,还是热喘?他不能答,这就是病机不明,所以用药杂乱。果是寒证,用凉药岂非雪上加霜?
用药杂乱,就像打架一样,你这里一拳头打出去,他那里拉着你的手,那哪能打得中?
我年轻时用药也杂,后来我看叶天士医案,才发现他的用药真乃巧呀。
古人说“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说到达药,当然还是要向仲景先生学习。他是深知药物利弊的。
不识药,对它的利弊拿不准,用一味不行,那就多用几味,想不杂乱都不成了。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5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段,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临证指要]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原则的临床应用问题.  @ 指导养生防病    # 一,顺 ...

  • 蒲辅周语录19条,句句如珍宝!

    公众号 导读:本文为著名中医学家何绍奇先生拜访蒲老所记录的19条"蒲辅周语录".篇幅不长,但全是蒲老真传,言语句句如珍宝.何先生说:"蒲老这次的谈话,影响了我一生.&qu ...

  • 影响中医一生的蒲辅周先生语录临床经验干货

    本文为著名中医学家何绍奇先生拜访蒲老所记录的19条"蒲辅周语录".篇幅不长,但全是蒲老真传.何先生说:"蒲老这次的谈话,影响了我一生." 蒲辅周先生(1888- ...

  • 蒲辅周:我治冠心病的经验方

    导读:蒲老临床治疗冠心病时认识到此病多由劳心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所致.且属虚者多,而属实者少,也有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治疗时应健强心脏,调其不平,补虚泻实,益气和血,顺气治血,抑强扶弱,避免破气 ...

  • 蒲辅周、刘渡舟、胡希恕等9位名家,教你用经方一剂退热

    公众号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 ...

  • 何绍奇:蒲辅周先生谈用药

    1971年,笔者与一友受邀在蒲老家中吃过一次午饭.饭前,见蒲老入内室,将一枚自制丸药交与家人,嘱炖鸡时化入.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十年动荡尚未结束,我们数人自云贵归京省亲,数周颠簸,皆极疲惫.蒲宅的午饭虽 ...

  • 蒲辅周:屡用屡效十首验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1. 外用寒湿积聚方 组成:乌头一两,干姜.良姜.白胡椒.北细辛.肉桂.丁香各五钱.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用一匙,加白面一匙,和匀,用生姜.葱白,煎取汁,调成膏状,摊于布上,贴患处, ...

  • 思多,寿短!蒲辅周的方子,治一用脑就头晕,送给俗务缠身的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诗曰: 身未升腾思退步, 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 星落秋风五丈原. ...

  • 蒲辅周:注意这5点就能花钱少、疗效快、治...

    用药如用兵,是不得已而为之.药物本为补偏救弊之用,固当中病辄止.须知药物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错用.乱用.无病用药,均为扰乱,对人反为不利. 目前,在某些患者,甚至个别医生中,还存在一种看法:以为&q ...

  • 记性差,先养肝!国医圣手蒲辅周的方子,养肝长记性,别有深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蒲辅周医案>.<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