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痰(《医法圆通》)

按中痰一证,予思中字不甚恰切。未痰之所以生,半由太阳失运,水液不行,聚而为痰。或由中宫火衰,转输失职,水湿生痰。或由心阳亏损,不能镇纳浊阴,水泛于上,而痰证生。种种不一。是痰皆由内而生,并非由外而致。由外而入内,始可以言中,由内而出外,决不可以言中。凡为痰迷之人,必素秉阳衰,积阴日盛,饮食不运,气机不宣,忽然外邪引之,内气滞之,阴邪窃发,寒痰上通,堵塞清道,人事昏迷,喉中痰响,脉必滑利。平素多病多痰,法宜扶阳为先,祛痰为末,如姜附汤,姜桂茯半汤,真武汤之类,皆可施之。即曰痰闭可也,何必曰中。[眉批]中字之义驳得倒,痰字之理认得真,治痰之法自尔超妙,非庸手所得知。患疾之人遇之病可愈,学医之人入手不得错,此救世之法,医医之意也。

(0)

相关推荐

  • 头晕眩晕, 用此方剂效果明显!

    眩晕者,乃其黑晕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此疾多属慢性疾患,不易根治,每遇情志.疲劳等而诱发.<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谓:"病痰饮者,当温药和之- ...

  • 中痰

    中痰 按中痰一证,予思中字不甚恰切.未痰之所以生,半由太阳失运,水液不行,聚而为痰.或由中宫火衰,转输失职,水湿生痰.或由心阳亏损,不能镇纳浊阴,水泛于上,而痰证生.种种不一.是痰皆由内而生,并非由外 ...

  • 张仲景祛痰湿理论方(和上热下寒治法)

    (杨斌中医) 症状:头晕哈欠.困.精神不足.腰腿沉重.胸闷.鼻塞等 治疗思路:健脾祛湿. 健康治病根本:1.血液循环好:2.毛细循环好:3.组织间营养好:4.三焦(淋巴.膜系统)回流排出好. 1.水湿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四:中医之医法圆通中

    现在有些说法,就是我只会伤寒的式法,我把其他的式法全部舍去了,这些方法对不对呢?我认为不太对,为什么呢?比如说古人在清朝的时候,所有的医典医集都汇集在那里了,刚开始有伤寒的.金匮的东西,后来又分了许多 ...

  • 中食(《医法圆通》)

    按中食一证,中字亦不恰切.夫食以养生,虽由外入内,并非食能害人,必其人素缘中气不足,运化气衰,阴邪已经发动,偶遇饮食入内,阻滞不进,忽然闭其清道,人事卒倒,形如死人,皆是气机偶闭为之耳,何得谓食之能中 ...

  • 医法圆通-喘、痰、痿

    ​喘证 按喘促一证,有外感风寒而致者,有太阳证误下而致者有胃火上攻而致者,有湿痰水饮闭塞而致者,有元气欲脱而致者. 因风寒而致者,由风寒之邪,闭塞肺气,肺气发泄不畅,上壅而喘,必发热.头痛.身疼一段为 ...

  • 《医法圆通》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圆通应用法 一治忿嚏不已.夫嚏之为病,多缘少阴受寒.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祛少阴之寒,故治之而愈.盖肾络通于鼻,嚏属肾,故知病在少阴也. 一治腰痛难于转侧.夫腰痛之症,原有数端.今见转 ...

  • 《医法圆通-伤寒溯源解》(郑钦安)

            仲景为医林之祖,著<伤寒>一书,以开渡世津梁,揭出三阳三阴,包含乾坤二气之妙,后贤始有步趋.无奈相沿日久,注家日多,纷纷聚讼,各逞已见,舍本逐末,已至于今,故读<伤寒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四:中医之医法圆通上

    尊敬的吴老师,各位巴山夜语群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受大家的邀请,能够在巴山夜语群跟大家共同来聊聊中医的一些事儿.今天我和大家聊的是中医之医法圆通. 我们讲中医是道呢?是法呢?是术呢?自古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四:中医之医法圆通下

    当我沾沾自喜,自认为自己独得天机的时候,又有许多的疾病仍然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处而处理.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当中,对奇经八脉的指导思想,用六经来治疗奇经八脉的思想,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把它也从书 ...

  • 《医法圆通》作者:郑寿全,字钦安 朝代:清

    卷一\用药弊端说 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实据者何?阴阳虚实而已.阴阳二字,万变万化.在上有在上之阴阳实据,在中有在中之阴阳实据,在下有在下之阴阳实据.无奈 ...

  • 医法圆通全文

    <医法圆通>为清代名医郑寿全所著.四卷.以讨论杂病和常见病症为题目,辨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再结合时弊详加论说,颇切临床实用.此次校勘,是以同治甲戌年(1874年)成都原刻初印本为底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