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追女”是怎么变成“女追男”的?
如果你去到大城市的相亲角,你会发现,女方家长的数量远大于男方家长。
这不是由于大城市就是女孩儿的数量更多,比例这事儿真没太大关系,大部分原因是同等年龄下,女孩儿的父母更为焦虑,因为社会对男女双方的价值评判体系不同,就像男孩子的父母对于买房这事儿更为焦虑一样。
古语有云,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1.适婚年龄下女方的价值大于男方
是女孩子天生就比男孩子长得更漂亮吗?绝对不可能,因为漂亮这个词很主观,程度就更主观,而我们去分辨漂亮还是不漂亮,其实看的还是排名,如果所有人长得都跟猪八戒似的,那么潘安就是沙僧本人了。
因此,顶级漂亮的女孩子和顶级漂亮的男孩子的程度应该是等同的,无论他们长成什么样子,公认比其他人好看就行了。
之所以女方的价值更大,是因为我们在前面说的,评判体系不同。
如果说评判女方的价值标准是漂亮,那么评判男方的则从古至今一直是“有钱”,虽然也有对才华类的喜好,但那只是附加题,就像对女方的价值评判中也有附加题一样。
因此在适婚年龄,女方风华正茂,评判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刚好到达巅峰,而男方在这个年龄,评判体系中的重要因素通常还没起步,因为“有钱”这事儿需要时间,而“有貌”这事儿,曲线却刚好是相反的。
所以如果从一生的整体角度来看,男女平均价值相等的人,在适婚年龄女方绝大多数是价值要远高于男方的,直到后面扯平,然后被反超,最终达到整体价值相等。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古时候的评判体系下,女方往往“下嫁”才是正确的选择;就算不是高攀,而是平嫁,其实从人生的整体价值来看,会越来越趋于价值不对等,很快男方的价值会远超,接着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
2.男子多偶换偶社会普遍认同
如果男子可以多偶,而女子必须从一而终,显然,两者的决策成本是不一样的。
男子选得不好可以重选,甚至可以多选,把“选错”了的放在一边不理就行,于是,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对于送上门来的更是来者不拒,因为试错成本很低。
而女子选得不好则不能重选,就算重选,也为整个社会所不容,结果原本价值很高的女子,也只能配年纪很大又没钱的老光棍,这是女子在首次决策上需要更慎重的原因。
所以如果女追男,通常该女子是鼓起了极大的勇气,等于是把未来当作了赌注,这里要搞清楚,女追男隔层纱,不代表女子把男子追到手就牛逼,而是她自动跳进了火坑,至于男子一方,是随时保留根据对方的表现而反悔的权利的。
这也是男子更会说甜言蜜语的原因,因为这事儿对他太有利了,所以他更有促成的动力。
但是,为何这事儿现在慢慢变了呢?
现在的小女生可比以前主动多了。主动追求不再是一件丢人的事儿,甚至被视作“勇气”,那么这种转变是怎么来的呢?
1.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
有了经济地位就有社会地位,谁离了谁一样过,甚至很多女性不婚也生活得不错。虽然有些酸不拉几的言论一定要说人家生命不完整,但我相信这些人自己通常倒不怎么完整。
于是,女性就甩开了选择成本——万一不好我也能换,大不了就没新人嘛,搞得我自个儿过不好似的。
2.自由思维深入人心
只要在自己的自由领域且不妨碍到别人行使自由的,均可被视为合理,因此追求他人是我的权利,只要不构成骚扰,不在法律意义上侵犯到第三人的利益。
所以传统道德上的约定俗成,在年轻人群体中并不太有约束力——只要“合理”,不需要“合礼”。且大家渐渐都明白了,主动追求较之于被动的好处是,对象的质素往往更高一些,那为什么不做?
3.社会评价体系正发生变化
虽然现在主流的社会评价体系,依然还是男钱女貌,但此消彼长,女性经济独立的比例越来越高以后,男貌也变得重要起来。我能赚房子,有高收入,为什么不找个好看的消费一下?
有需求就有市场,以前男人打扮也没用,是因为女人没有消费能力,又在社会压力下不敢消费,大多只能看看潘安流口水,真的上去谁也不敢,毕竟离了长期饭票,连饭都不怎么能吃饱,所以对男人来说,“能养女人”才是最实际的性吸引力。
现在不一样了,有人能消费,敢消费,于是男性的“消费属性”就开始成为了竞争力的一部分,而男性越有“消费点”,越是会吸引女性赚钱去消费,这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
如此,女追男的“点”就多了起来,点一多,场景就多了,场景一多,谁再表示对女追男的鄙视,就会有更多人跳出来反对,于是舆论就扭转过来了,那些原本介于敢追不敢追之间的,就都敢追了。
4.世界对女性更宽容了
虽然没有言明,但很多人骨子里还是认为女性是弱者的,所以任何事在评价中一涉及到性别,似乎女性都要占点优势,比如女性揪男性耳朵,大家很少义愤填膺,还会哈哈大笑,但如果男性揪女性耳朵,哪怕揪的力度一样,恐怕就恨不得把他拖出去喂狗。
但事实上这种“宽容”是个长期看来对女性不太有利的现象,公司高管和政治领袖中之所以女性比例很低,正是这种“她们需要特殊优待、她们很弱”的思维造成的。
社会压力没有了,女性的“优待优势”还在,女追男就可以很大胆,你看明星演唱会女性们都很激动,大喊老公都没事儿,男性如果都对着女歌手大喊老婆,听起来就很不雅,耍流氓的感觉。
世界对女追男更宽容,因为女追男通常干不出什么霸王硬上弓的事儿,所以没什么人会指责她们,同时也怕“指责她们”的这一行为反被其他人指责;但男追女,就容易被认为是骚扰,或者有点什么别的可执行的企图,指责男性就安全多了,所以你看那些情感博主几乎清一色全是站在女性这边来喷口水的。
那么这些男女之事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呢?我谨提供三个不负责任的预测,你在情理上接不接受或者能不能接受均与我无关。
1.如果女貌依然是个主要的评判标准,女追男会愈演愈烈。
社会只会越来越宽容,所以女性二婚三婚四婚的事儿,未来会越来越没人在意,因此选择成本就会趋近于0,而貌这个东西显然随年龄只会下降,所以如果女貌依然是评判女性竞争力最大块的标准的话,女性就会更倾向于越早找到潜力股,因为那个时候女性价值略高,属于“下嫁”,更容易追到“未来的男神”。
2.婚姻这事儿渐渐就没了。
本来婚姻就是一种人为强行定义的社会组织形式,我很久以前写过一篇《合约制婚姻》,这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形式,签合同,续不续看情况,至于政府发不发证,没人再管这个。
这个趋势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政府职能的逐渐退化,慢慢让渡于市场,市场可以提供服务给“有证的夫妇”,也可以提供服务给“合同期的夫妇”,谁会放弃这块大蛋糕呢?
3.荷尔蒙释放跟吃饭一样平常。
把这事儿看得过于“严重”,是有特殊背景的。
不管孩子任由自生自灭,比如很多动物,那就不太严重,想释放就释放;养孩子的成本不足以成为一个事儿,也不太严重,比如很多有钱人想释放就释放,有孩子就养,没孩子光给钱就能打发。
最怕是想把孩子养得有质量,能力又不是很够;想自己过得好,又无法游刃有余,生活的选择并不多,于是就只得将它看成是个大事儿,“看重忠诚”的本质就是可能会造成“足够引起自己在意的损失”。
从人类进入所谓的“文明社会”以后,大部分人都处于这样尴尬的生活状态之中,只是这样的情况将会在物质资源对全人类都不再是一个问题之后彻底得到改变,那个时候就再也没有任何理由阻止人类在这方面追求纯粹的欢愉,跟朋友释放一次将变得跟请朋友吃饭一样平常。
这听上去似乎很难理解,但其实底层逻辑是这样的——所有外在资源的丰沛,都只会造成一个结果,就是让内在关系变得更为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