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姜守诚:新獲《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考釋
新獲《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考釋
內容摘要:張與材是龍虎山正一派三十八代天師,掌教二十一年,多有建樹,頗受元廷禮遇,死後更是哀榮倍至,元仁宗頒旨在撫州路金溪縣名揚山(峰)修造墓祠,禮部尚書元明善撰寫碑文。近年發現的《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志》是研究張與材的第一手資料,明確記載了張與材出生與死亡的具體時間以及其兄張與棣最後一次入覲並解化的年份,言明張與材襲教以來所受的恩崇禮遇與朝覲的次數,談到第二代嗣師、第三代系師和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經他奏請而獲賜徽號,並提及其親屬——母周氏、妻易氏、子女的名諱等。這些內容大部分不見載于傳世文獻,屬於首次揭示,對於彌補傳世史料記載的缺失和不足有重要意義。通過將新獲《壙誌》與《龍虎山志》《漢天師世家》等文獻進行對讀,我們澄清了一些誤解和疑惑,對張與材的家世、履歷、作為和哀榮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關鍵詞:《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張與材、龍虎山天師府、正一道
本世紀初,江西贵溪市上清鎮某村民進山尋找建築石料時意外發現了兩通石質墓誌銘,題曰《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故四十二代清虗沖素妙善玄君包氏墓誌銘》。嗣漢天師府管理委員會聞訊予以收購,現藏於天師府中廳的東廂房內。有關《故四十二代清虗沖素妙善玄君包氏墓誌銘》的內容,我們已撰文討論過。這裡對《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以下簡稱《壙誌》)試加分析和介紹。
一、《壙誌》錄文
該壙誌通高115釐米,寬52釐米,厚2.6釐米。誌體呈長方形、誌額呈半圓形,誌體、誌額為一體。壙誌下端有榫,誌座已失、未知型制。誌額為篆書,計5行、10字,文曰“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誌文為楷體,豎寫左行,凡計22行,滿行33字。該壙誌保存狀況良好,文字清晰可辨,茲將其內容釋讀如下:
先考諱與材,字國梁,姓張氏,號廣微子。曾祖諱慶先,嗣三十四代天師,賜仁靜先生。」祖諱可大,嗣三十五代天師,封通玄應化觀妙真人。父諱宗演,嗣三十六代天師,封」演道靈應沖和玄靜真君;母周氏,諱惠恭,封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真君生二子,」長諱與棣,嗣三十七代天師,授體玄弘道廣教真人,元貞元年入」覲,於崇真宮沖解。先考被」旨嗣三十八代天師教。承襲以來,歷事」三朝,四覲」闕下,累承」恩命,超遷至太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領江南道教、兼主領三山符籙。 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畱國公。覃」恩祖父母、父母,上至嗣師、系師洎三十代虛靖真君皆膺徽號。光被宗祧,慶流後嗣。際」遇之隆,自昔罕及。先考生於至元甲戌十二月四日,性姿沖粹,器識宏深。事」君盡祝釐之敬,養親極報本之仁。以清靜主教事,以慈愛接世間。光風霽月之襟,大川」廣谷之量。種德而不求穫,盡己而不責人。生十九,嗣教。四十有二,歲當延祐乙卯除」夕留頌,明年正月十一日解化。 上而朝廷,下而臺省、郡邑,又下而四方冠褐、閭」閻田野識與不識,莫不驚怛流涕而相告曰:“三十八代天師逝矣”。又明年冬,奉」旨以冠、劒藏于撫州金谿之名揚山中。不肖孤承」恩承襲,大懼弗勝,痛念先考素行之懿。既有中奉大夫、禮部尚書元公明善奉」敕譔碑,以昭將來矣。謹摭歲月大㮣,誌諸壙。娶易氏,諱德琬,封妙明慧應常靜真人,先」二年解化。男二人:長嗣成,婦胡氏;次三德承孫,承孫命為姪文烈後。女二人:長聖寶,」適王來瑞;次貴娘,幼。是歲實延祐四年,孤哀子嗣三十九代天師嗣成稽顙謹誌。」
該《壙誌》是迄今發現的有關張與材的唯一實物材料,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物與文獻價值。誌文由張與材(1274~1316)之長子、時任三十九代天師的張嗣成(?~1344)於延祐四年(1317)所撰,簡要介紹了墓主的身世、履歷、功績及配偶、子女等情況。
古代的避諱很嚴格,晚輩、子孫為亡故的尊長、父母、先祖等撰寫行狀或碑誌時通常將其名號留空不書,請他人代為填寫,此舉稱作“填諱”或“題諱”。新獲《壙誌》文末註明“填諱”者是周良,其身份是“眷弟、將仕郎、汴梁平江等處田賦提舉”。“舊時姻親互稱,對平輩自稱'眷弟’”,周良以“眷弟”自稱,表明其與張與材是有姻親關係的平輩。“將仕郎”為文散官名,隋始置,元朝為正八品。“汴梁、平江等處田賦提舉”則為秩五品職官,據《元史·仁宗紀一》記載:“(至大四年冬十月)癸巳,詔置汴梁、平江等處田賦提舉司,掌大承華普慶寺貲產。”《元史·百官志三》“太禧宗僉院條”亦載:“田賦提舉司,秩五品。置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汴梁稻田提舉司,達魯花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平江等處田賦提舉司,達魯花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由此可知,周良當時擔任“汴梁、平江等處田賦提舉”之官職,品秩為五品。
有關張與材的生平事蹟,《元史·釋老傳·張宗演》附“張與材傳”甚為簡略,元代元明善(1269~1322)奉敕編修的《龍虎山志》卷上《人物上》和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1335~1377)撰《漢天師世家》(卷三)中的敘述則較為翔實。本文將對新獲《壙誌》與文獻著錄中有出入或失載缺漏的內容,試加分析和論述。
二、先祖與父兄
遵循墓誌撰寫的慣例做法,《壙誌》開篇追溯了傳主張與材的三代宗親,介紹曾祖、祖父時云:“曾祖諱慶先,嗣三十四代天師,賜仁靜先生。祖諱可大,嗣三十五代天師,封通玄應化觀妙真人。”
元明善編修《龍虎山志》卷上《人物上》“張可大傳”記載:
三十五代天師,諱可大,字子賢。曾祖三十二代天師守真第二子也伯瑀之孫。初,景淵歿,伯瑀嘗攝教事。慶先歿,嫡子成大幼,可大父天麟復攝教事,宋寧宗召賜“仁靜先生”。未幾,成大早歿,以可大為慶先後。紹定三年,仁靜先生歿,可大年十三,正三十五代天師位。
又,《漢天師世家》(卷三)“張可大傳”云:
三十五代天師,諱可大,字子賢。曾祖三十二代天師守真弟二子伯瑀之孫。初,景淵歿,伯瑀常攝教事。慶先歿,嫡子成大幼,可大父天麟攝教事,寧宗召賜“仁靜先生”。未幾,成大早歿,以可大為慶先後。紹定三年,仁靜歿,可大年十二,正三十五代天師位。
二者僅在個別文字上略有出入,顯係沿襲而成。由此可知,張可大原是張天麟(?~1230)的兒子。三十四代天師張慶先(?~1209)逝世時,嫡子張成大年幼,張天麟代攝教事。後因成大早歿,張天麟將兒子可大過繼到已故張慶先的名下以承續法統,並於南宋紹定三年(1230)襲位。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張可大襲位時的年齡問題,二書的記載存有差異:元明善編《龍虎山志》(卷上)說是“年十三”,張正常撰《漢天師世家》(卷三)則云“年十二”。若張可大在紹定三年時為13歲(虛歲),其生年當為嘉定十一年(1218),若12歲則於嘉定十二年(1219)出生。
張嗣成撰《壙誌》中徑稱張與材的曾祖是三十四代天師張慶先,這也是符合封建禮法制度的。不過,他誤將張可大“生父”張天麟於宋寧宗嘉定年間所獲“仁靜先生”賜號,張冠李戴,給了張可大“寄父”張慶先,後者乃於“元至正十三年,贈崇虛真妙光化真君”。張可大的封號“通玄應化觀妙真君”是其景定四年(1263)羽化後,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敕贈的。
隨後,《壙誌》又介紹張與材的父母:“父諱宗演,嗣三十六代天師,封演道靈應沖和玄靜真君;母周氏,諱惠恭,封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有關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1244~1291)的生平事蹟,《龍虎山志》(卷上)、《漢天師世家》(卷三)和《元史·釋老傳·張宗演》等文獻中多有記載。此外,1951年江西省貴溪縣出土了張宗演長子、三十七代天師張與棣(1267?~1295)於至元三十年(1293)撰《解真三十六代天師壙記》對張宗演的生平事蹟做了簡要回顧,是十分珍貴的第一手材料。不過,該《壙記》中僅言張宗演“娶周氏”,未載周氏的名諱。此次新發現的《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則指出周氏名曰“惠恭”。延祐四年(1317)正月,趙孟頫奉敕為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的祖母周氏撰寫神道碑文《敕賜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之碑》,亦云“元君諱惠恭,姓周氏,信州貴溪縣上嚳里人。”此外,元代《龍虎山志》(卷上)和明初《漢天師世家》(卷三)“張與材傳”中收錄了三道敕封周氏的聖旨,依次是:元貞二年(1296),成宗賜號“玄真妙應仙姑”;至大元年(1308),武宗授“玄真妙應淵德真人”;延祐元年(1314),仁宗追封已故周氏為“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在這三道聖旨中,前兩道提到周氏的名諱為“惠恭”,第三道則作“周氏惠德”。 新獲《壙誌》再次證實了周氏名諱確為“惠恭”,“惠德”當係傳抄過程中的訛誤。
張宗演有二子,長子與棣,次子與材。張與棣在乃父卒後、襲任三十七代天師,並蒙元世祖敕封為“體玄弘道廣教真人,管領江南諸路道教事”。關於張與棣的羽化經過,《元史·釋老傳·張宗演》所附“張與棣传”十分簡略,僅言其“(至元)三十一年入覲,卒於京師。元貞元年,弟與材嗣,為三十八代,襲掌道教。”然而,有學者指出《元史·張宗演傳》對於一些事件發生時間的記載,與出土《解真三十六代天師壙記》所述皆相差一年,其準確性值得懷疑。
此外,《龍虎山志》卷上《人物上》和《漢天師世家》(卷三)“張與棣传”對此有詳細敘述:
成宗登極,復召,命醮於圓殿,又醮於長春宮,命天下行其醮典,改天下諸路天慶觀為玄妙觀。一日,忽謂弟子曰:“吾世味素薄,今留京師且久,非吾願也。”懇乞歸山,未允。越月,示化於崇真宮。遣使護柩還山,敕廷臣祖祭於都門,後葬於玉田。
據此可知,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成宗登基即位後,張與棣應召入京行醮,遂羽化於京師崇真宮。對於張與棣入覲的具體年份,文中並未明確指出,僅言其羽化前對弟子說“吾世味素薄,今留京師且久,非吾願也”,說明其在京城已滯留一段時間了。
又據《元史·成宗紀一》記載:元貞元年(1295)二月,成宗皇帝“以醮延春閣,賜天師張與棣、宗師張留孫、真人張志僊等十三人玉圭各一。”元貞元年二月,張與棣奉旨在皇宮內設醮祈福,說明當時的健康狀況良好,然未曾想竟於當年猝亡。
新獲《壙誌》則指出:張與棣“元貞元年入覲”,遂“於崇真宮沖解”。作為親歷者,張嗣成的說法值得重視。
三、襲教時間
張與棣羽化後,其弟與材繼任三十八代天師。不過,在襲教的時間問題上,元明善編修《龍虎山志》卷上《人物上》“張與材傳”中的記載存在矛盾,如云:
三十八代天師,諱與材,字國梁,號廣微子……至元三十一年嗣教,上遣使即山賜冠服圭珮,俾掌教事且召之。明年,改元元貞,入見于大明殿。又明年,制授“太素凝神廣道真人”,兼管道教。
這裡談到張與材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嗣教,並於次年(元貞元年,1295)入京師大明殿朝覲。元貞二年(1296),元成帝封授其“太素凝神廣道真人”、兼管道教。這一說法亦為明初張正常撰《漢天師世家》(卷三)及清代婁近垣(1689~1776)重修、乾隆五年(1740)刊印的《龍虎山志》卷六《天師世家》所沿襲,遂為後世陳陳相因。
然而,前引《龍虎山志》(卷上)、《漢天師世家》(卷三)及《元史·成宗紀一》中的“張與棣傳”可知:至元三十一年(1294),時任三十七代天師張與棣尚在人世,且在元貞元年(1295)二月“以醮延春閣”而獲賞賜。此外,《壙誌》也明確談到張與棣“元貞元年入覲,於崇真宮沖解”,其後“先考(按:張與材)被旨嗣三十八代天師教”。並且,元貞元年成宗加封祖天師張陵“正一沖元神化靖應顯佑真君”的聖旨中,亦言及時任天師是張與棣。顯然,張與材不可能在“至元三十一年嗣教”,亦無緣在元貞元年(1295)以天師身份“入見大明殿”。
值得注意的是,《龍虎山志》(卷上)和《漢天師世家》(卷三)所錄元貞二年(1296)元成宗敕封張與材“太素凝神廣道真人,管領江南諸路道教事”聖旨中劈頭徑稱“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云云,說明其在此前就已襲位。
如此一來,張與材襲任三十八代天師的時間,只能在元貞元年(1295)張與棣逝世以後、元貞二年(1296)成宗頒旨以前,最有可能在其兄卒後的當年(元貞元年)即位,時年22歲。
那麼,幾部《龍虎山志》和《漢天師世家》中涉及張與材嗣教的記載,為什麼會出現如此低級的嚴重錯誤呢?我們推測,編纂者或許是將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登基後封賞、召見三十七代天師張與棣的記載,錯置入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的傳記中,最終導致以訛傳訛、貽誤後世。
四、榮寵與封贈
張與材掌教期間,先後獲成宗、武宗、仁宗的恩寵,眷遇日隆、封賜漸厚,《龍虎山志》(卷上)和《漢天師世家》(卷三)“張與材傳”中的記載十分翔實。《壙誌》所述則甚為簡約,僅云:
先考被旨嗣三十八代天師教。承襲以來,歷事三朝,四覲闕下,累承恩命,超遷至“太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領江南道教、兼主領三山符籙。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畱國公。覃恩祖父母、父母,上至嗣師、系師洎三十代虛靖真君皆膺徽號。光被宗祧,慶流後嗣。際遇之隆,自昔罕及。
引文“歷事三朝,四覲闕下”之句說明張與材掌教期間先後四次朝覲元帝,此可補充《龍虎山志》(卷上)和《漢天師世家》(卷三)中相關記載的遺漏。
前引《壙誌》中所言“(張與材)累承恩命,超遷至'太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領江南道教、兼主領三山符籙。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畱國公”,此亦得到傳世文獻的印證。元代《龍虎山志》卷上《人物上》與明初《漢天師世家》(卷三)“張與材傳”皆有記載:至大元年(1308),元成宗“加贈正一教主、嗣漢三十八代天師、太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領江南諸路道教事,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
《壙誌》“覃恩祖父母、父母”之句是說,張與材的祖父母(張可大,夫人倪氏)、父母(張宗演,夫人周氏)亦蒙蔭獲封。不過,據文獻記載,張可大獲贈“通玄應化觀妙真君”是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張宗演獲贈“演道靈應沖和元靜真君”是在成宗元貞元年(1295),皆在張與棣掌教期間,與張與材無涉。不過,與材襲任天師後也為親族爭取到一些封贈,如至大元年(1308)武宗封三十七代天師張與棣妻馮氏“靖明真素仙姑”;元貞二年(1296)成宗敕封張與材母周氏“元真妙應仙姑”,至大元年(1308)武宗加封周氏“元真妙應淵德真人”,延祐元年(1314)仁宗追封周氏“玄真妙應淵德慈濟元君”。
此外,歷任天師通常會憑藉自身的恩寵與禮遇,奏請朝廷為祖天師或“三師”(天師、嗣師、系師)增益諡號。在張與棣掌教的最後一年——元貞元年(1295),成宗加封祖天師張陵“正一沖元神化靖應顯佑真君”。張與材襲位後,又為嗣師張衡、系師張魯、三十代天師張繼先三位傑出天師,爭取到了加贈徽號的待遇:至大元年(1308),武宗贈二代嗣師張衡“太清演教妙道真君”,三代系師張魯“太清昭化廣德真君”,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虛靖玄通宏悟真君”。此即《壙誌》中所言“上至嗣師、系師洎三十代虛靖真君皆膺徽號”。而《龍虎山志》(卷上)和《漢天師世家》(卷三)“張與材傳”中僅云“加封二代嗣師、三代系師皆為真君”,遺漏了三十代天師張繼先亦同獲“真君”號。
五、生卒與葬地
有關張與材的出生年月,傳世文獻中未見著錄。《壙誌》的發現解開了這個謎團,“先考(按:張與材)生於至元甲戌十二月四日”。也就是說,張與材出生於至元十一年(1274)十二月四日。
《壙誌》又云“生十九嗣教”,即張與材19歲(虛歲)繼任三十八代天師。然而,據其生年推算,張與材19歲時為至元二十九年(1292)。前文已考證了張與材襲位是在元貞元年(1295),時年22歲,故“生十九嗣教”的說法顯然有誤。
對於張與材辭世前後的情形,《壙誌》是這樣描述的:
四十有二,歲當延祐乙卯除夕留頌,明年正月十一日解化。上而朝廷,下而臺省、郡邑,又下而四方冠褐、閭閻田野識與不識,莫不驚怛流涕而相告曰:“三十八代天師逝矣”。又明年冬,奉旨以冠、劒藏于撫州金谿之名揚山中。
延祐二年(1315)臘月除夕,時年42歲的張與材留頌示人,遂於十二天後羽化,即延祐三年(1316)正月十一日卒,享年43歲(虛歲)。延祐四年(1317)冬,敕葬於撫州路金谿縣的名揚山。
《漢天師世家》(卷三)“張與材傳”中的描述則略有差異,如謂:
延祐二年秋,與弟子遍遊岩洞,或為詩繪物,皆寓意有警,人莫能測。除日,復自贊壽像,有“東風吹雪”之句。越明年,正月有一日雪,口占遺頌而化。勑葬於金谿之鳴陽,建祠曰玄都觀。
文中“越明年,正月有一日雪,口占遺頌而化”是說,張與材於延祐三年(1316)正月一日羽化。然而,元明善編修《龍虎山志》卷上《人物上》則云“越明年,正月十有一日雪,乃口占遺頌而化”。那麼,張與材的逝日到底是“正月一日”還是“正月十一日”,難以遽定。不过,新获《壙誌》的發現有力證實了“正月有一日”乃係“正月十一日”之誤。張與材逝世的日期當以第一手材料《壙誌》中所說的“延祐三年正月十一日”為準。
關於張與材的敕葬之地,《壙誌》中說“奉旨以冠、劒藏于撫州金谿之名揚山中”,《漢天師世家》(卷三)則云“勑葬於金谿之鳴陽,建祠曰玄都觀”。查閱《金谿縣志》得知,“名揚山”實為“名揚峰”,又名“鳴陽峰”,位於撫州路金谿縣(今撫州市金溪縣)縣東四十七都,距縣城約有四、五十里。
有必要指出的是,前引《壙誌》還明確談道:金谿名揚山墓室中埋葬的並非張與材的遺體,而是將日常使用的“冠”和“劒”代替屍身入殮,實為衣冠塚。從《壙誌》的出土地點來看,張與材的遺骸乃歸葬於貴溪縣南山。爾後,其子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夫婦、其孫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1335~1377)夫婦皆安葬於此,南山遂成為龍虎山張天師家族的重要墓地之一。由於後世文獻中皆言張與材的敕葬地以示榮顯,以至於安頓其“真身”的墓址不為人所知,新獲《壙誌》澄清了困惑。
《壙誌》又談到張與材去世後,“既有中奉大夫禮部尚書元公明善奉敕譔碑,以昭將來矣”。可知,時任禮部尚書的元明善奉敕為張與材撰寫神道碑文,惜已散佚。此外,元明善亦曾奉敕編修《龍虎山志》(三卷)存世。
六、妻室與子女
《壙誌》末尾介紹了張與材的妻室與子女情況,如云:
娶易氏,諱德琬,封妙明慧應常靜真人,先二年解化。男二人:長嗣成,婦胡氏;次三德承孫,承孫命為姪文烈後。女二人:長聖寶,適王來瑞;次貴娘,幼。
易氏是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的夫人、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之母,其名諱“德琬”未見史載。張與材羽化後,其子張嗣成為仁宗禮重,延祐四年(1317)正月“制授'太玄輔化體仁應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錄,掌江南道教事,推恩封母易氏為'妙明慧應常靜真人’。”婁近垣編撰《龍虎山志》卷八《爵秩》收錄有“封張嗣成母易氏妙明慧應常靜真人”的聖旨。《壙誌》中談及易氏比丈夫張與材早逝兩年,其卒年應為延祐元年(1314)。
前文談到張與材羽化後勑葬於金谿縣名揚山(又稱“鳴陽山”),遺骸埋在貴溪縣南山。不過,先亡故的易氏則與丈夫分處於兩地,乃葬於貴溪縣北斗山。清末張仁晸主修《留侯天師世家宗譜》卷三《綸言恩命錄》“歷代墓地考”中記載了易氏的歸葬地點:“三十八代天師與材公……夫人易氏葬後源祠,曰“慈慶觀”,即北斗山。”該書卷五《世系》“三十八代天師”條亦云:“(張與材)夫人盱江易氏……葬北斗山祠,曰“慈慶觀”。”遵循當時的風俗與慣例,易氏墓地上亦建有“墓祠”和“墳觀”,前者曰“後源祠”(或稱“北斗山祠”),後者曰“慈慶觀”,二者或為一體。
值得一提的是,與《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一同被發現的《故四十二代清虗沖素妙善玄君包氏墓誌銘》是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夫人包氏的墓誌銘,敘述了包氏對龍虎山張氏家族的重要貢獻,其中談道:“癸酉,三十八代妙明慧應常靜真人易氏祠傾圮,役工新之。”據此可知,易氏墓祠因年久失修,於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塌毀,孫媳、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夫人包氏僱請工匠予以修復。
張與材凡計有兒女四人,兩男、兩女,分別是:長男嗣成,次男嗣德(1305~1352);長女聖寶,次女貴娘。
長男張嗣成是《壙誌》的撰文者,時任三十九代天師,娶婦胡氏。次男張嗣德,因尚未成年(時年13歲),故《壙誌》稱其乳名(包括小名、小字)曰“三德承孫”,其中“三德”當係乳名,“承孫”或係小字。前引《解真三十六代天師壙記》介紹張宗演的子嗣後輩時說:“男二人:與棣、與材。女四人,婿王士志、周瑞信、鄧方、聶錡。孫男一人:平孫。猶子二人:與紹、與純。”據此可知,張宗演逝世前已有一位年幼的嫡孫,喚作“平孫”。顯然,“承孫”與“平孫”是同輩份之人。這位“平孫”或是張與棣的兒子(獨子),或是張與材的兒子(長子)。
緊接著,《壙誌》又言“承孫命為姪文烈後”則令人費解。“姪文烈”是指張與材的侄子,即張與棣之子張文烈。若按照字面的意思,張與材將“承孫”(即張嗣德)過繼給張文烈以接續香火。這樣的理解顯然不妥,因為二人是同輩份之堂兄弟。我們推測,其意恐怕並非是針對宗族血親的延續,或許是指天師之位的更相傳遞。
三十七代天師張與棣於元貞元年(1295)逝世時,獨子文烈年幼。加之,有元一朝,龍虎山天師之位的承襲,比較盛行兄終弟及制。因此,張與材得以接替乃兄與棣就任三十八代天師。然而,張與材卻未遵循叔死侄繼的方式傳位給侄子文烈,而是傳給了長男嗣成。個中緣由,不得而知。或許,張與材在臨終前對三位子侄的襲位順序做出了一番安排:長男嗣成→侄文烈→次男嗣德。若按照這個思路來理解,“承孫命為姪文烈後”之句的意思是說張與材交待次子嗣德在侄文烈之後襲任天師。從二人的年齡差距來看,這樣安排也是合理的。但由於張文烈早逝,張嗣成才直接傳位給了其弟嗣德。
張與材兩個女兒中的長女張聖寶,在《壙誌》撰寫的延祐四年(1317)已出閣、嫁給了王來瑞,其人待考。次女尚年幼,乳名“貴娘”。
七、結 論
張與材是龍虎山正一派三十八代天師,掌教二十一年,多有建樹,頗受元廷禮遇,賜賚優渥。有關張與材的生平事蹟,《龍虎山志》《漢天師世家》《元史》等皆有談及。不過,近年發現的《解真三十八代天師壙誌》是研究張與材的第一手資料,對於彌補史料記載的缺失和不足有重要意義。通過將《壙誌》與傳世文獻進行對讀,我們澄清了一些誤解和疑惑,對張與材的家世、履歷、作為和哀榮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壙誌》明確記錄了張與材出生與死亡的具體時間,以及其兄張與棣最後一次入覲並解化的年份。《壙誌》還簡略談及張與材襲教以來所受的恩崇禮遇及其朝覲的次數,言明經其請封而獲賜徽號的天師中除了嗣師、系師外,還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1092~1127)。張與材死後哀榮倍至,元仁宗頒旨在撫州路金谿縣的名揚山(峰)修造墓祠(衣冠塚),中奉大夫、禮部尚書元明善奉敕撰寫碑文。《壙誌》還對張與材的親屬——母周氏、妻易氏、子女的名諱(包括乳名、小字等)做了介紹。其中,大部分內容不見載於傳世文獻,屬於首次揭示。
有必要指出,張嗣成所撰誌文中的表述存在兩處明顯的錯誤:其一,“仁靜先生”原本是張可大的“生父”張天麟所獲之賜號,誌文則張冠李戴、給了“寄父”張慶先;其二,依據張與材的出生年份及相關文獻記載推算,其襲位時的年齡是22歲,誌文所言“生十九嗣教”的說法不確切。
致謝:感謝江西省鹰潭市道教协会秘书长張健女士提供照片及相關資料。本文寫作過程中也得到龍虎山道教協會熊雄道長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