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二)孔子的仁
本文由《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整理而来。
一、孔子简介
孔子,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21年,卒于周敬王41年。(BC511-BC479)
孔子是宋国贵胄之后,祖上是宋国是国防部长,父亲是鲁国陬县的形状长官。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自幼贫寒,在姥姥家长大。他曾经做过鲁国是司空,又做过司寇。鲁定公十年,孔子以鲁国司寇的资格,做鲁定公的傧相,与齐侯会与夹谷。后来因为他的政策得罪了权贵,把官丢了,开始到外国谋官,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周游了十三年,六十八返回故乡。
晚年的孔子,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对当时的文献进行了编纂删改,主要有《诗》《书》《礼》《乐》。还有很多书是后人伪托孔子之名做的。《论语》虽不是孔子亲作,但是要了解孔子思想,要比其它书可靠的多。
二、孔子的思想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邪说暴行”的时代,当时的“邪说”大概是三类,一种是老子、邓系子这种革故鼎新的学说,在传统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他们都不再信奉周代的“天命思想”,开始探索客观的、自然的世界观。第二种是少正卯这种,孔子给他定的罪翻译成今文,无非是三条“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混乱是非”。第三种是隐居不仕但是对孔子又颇具微词的说法。孔子是怀抱救世主张,为了恢复周代的社会秩序而晃晃奔走。
孔子的政治口号(广告):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孔子的思想,在《论语》中总结为“一以贯之”,孔子认为宇宙天地间虽然头绪纷繁,但是总归是有系统条理可寻的。后来荀子说“以一知万”,由此可见儒家实际上是不主张博学多识的,相反孔子明确表示:“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这不过是“知之次也”。真正高明的人,在于“贯通“,在于闻一知十,在于举一反三。
孔子一以贯之的东西,曾子说是“忠恕”,后人围绕二字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其实今人读《论语》能够总结出来:礼的根本是仁,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的根本是亲亲。如此一以贯之,要想国家得到治理,那么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亲人,孝敬长辈,尊重兄长,如此推己及人,便可以“一人兴人,一家兴仁,一国兴仁”,“仁”和“礼”是互为表里的,礼反映的是“仁”的表达形式,而“仁”反映的是“礼”的内涵。孔子是反对繁文缛节的,礼,与其奢,宁俭。
儒家在强调“亲亲”的同时,阐述了“亲亲之杀“的道理,即人不是神,不能像上帝那样普遍爱着每一个人。人对人的爱,总得是亲疏有别的,从三年之丧,一级一级降到亲尽无服,这就是“亲亲之杀”,这就是“爱有差等”。墨家批评这种思想,提出“兼爱”的主张。在儒家看来,仁,不仅仅是爱人,更是重要的为人处世之道。仁道,即是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