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需要啥样的校本培训
王春红
新版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应简单地归结于工具性、基础性,而应使其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这无疑对语文教师的校本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将校本培训与传统的强调统一的师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发现它对于语文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启发教师的创造性、发掘教师的想象力,增强教师的主人翁体验;学习分析视角的多元化,有利于教师辩证地认识事物和多维度地思考问题,能提高教师的研究与思维水平,促进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将教师的教改和研究与教师业务学习很好地联系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集中的辅导活动与长期的自学相结合,推动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广阔。所以,很多教师都抱怨语文教学看似简单实则难矣。在校本培训中,应引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要把眼界只局限在课堂、局限在语文教材、局限在语文课本身上,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开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放开眼界,拓宽思路,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注重追求文本、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要实现这情感的交流,在校本培训的教学方法训练中,语文教师要坚持非强制性的方法观,致力于创建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露个性,完善个性。语文教学要挣脱单纯以工具性为基础的教学体式,由只注意对学生的占有和改造,转变为重视人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语文教育是一个使主体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的过程,是一个要求教师发散他的思维、灵感,体现他人格魅力的课程。而对于语文教师的校本培训来说,培训的不应只是技能、教法,否则教师将成为只沉迷于技巧外壳而放弃情感思索的“教书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师的专业情趣培养、人文素质提高等方面。
方法易学,而素质不易学。所以,语文教师的能力提高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的培训更应该立足于校本,长期从平时抓起,在点点滴滴中提高,把个性意识、自由意识、创新意识渗透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
当校长在思考着如何“深化校本培训”问题时,校本培训的主体“教师”也在呼唤着针对自己学科需求的有效培训,如何科学地、理性地把“校本培训”具体到每一学科,通过每一个学科系统的优化来带动“校本培训”整体的良好实施,是每一个校长和培训工作者都应重视及必须注重操作的实践性问题。欢迎校长和各类学科教师们能够在“研训现在时”踊跃发言,“研训现在时”也将为各类学科的培训实施者和培训教师们提供一个宽广和自由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