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也可以这么美的吗?
山水盆景日常应该怎么养护了?苔藓在山水盆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山水盆景中苔藓的养护知识。
山水盆景的养护要上特别注意苔藓植物的生长,山水盆景多数能生长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极小而轻,可以随风漂浮。苔藓植物喜半阴湿的环境,应防止曝晒,才能使其生长良好。
夏季需要将山水盆景放在半阴半阳潮湿背风的环境,雨淋最好。因北方地下水含盐分较多,雨水中不含盐分(或极微量)适合苔藓植物的生长。春秋两季防止干燥风。冬季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稍有冰冻苔藓植物也能正常生长。
对于新做好的山水盆景如想生苔快些,可将苔藓的孢子粉散在石山上或把苔藓冼净捣碎用毛笔涂在山石上,可使新做的山水盆景提前长苔。
新做好的山水盆景还要经常换水,保持盆内水分清新。山水盆景上苔时间如果比较长了,苔藓大量的生长,这样就会把原来的凹处长满,从面让山石看不出原来的纹理,这时就需要将凸的地方刮掉一些,凹的地方少刮掉一些,保持清晰的石纹,增添观赏价值。
苔藓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在全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中国约有2800多种。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岩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不耐干旱及干燥。苔藓植物是自然界的拓荒者。分布范围极广,连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也有苔藓分布。
苔藓一般在盆景中只是作为盆土上铺养起保持水分的作用。但把苔藓在水石盆内铺养,作为苔藓盆景独立观赏,其实别有韵味。苔藓盆景在日本比较常见。“三分养草,七分养人”,春天的早晨,低下身去,与复苏的苔藓一起感觉生命初始的野性气息。
苔藓多采用移植的方法。到长期阴湿的墙根阴沟边,选择生长良好的苔藓,带薄土,成片状铲下备用。根据需要把水石盆盆土做成平面或多起伏变化形式,浇透水,把苔鲜铺在盆上上,轻轻压实,使苔鲜与盆土密结,用细孔喷壶淋洒浇透,放阴湿处养护。
一般七至十天即可成活。移植苔藓后的养护的关键是要保持苔鲜正常生长所需的阴湿度,要经常向苔藓上和盆的四周喷雾洒水,禁忌夏天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
一、快速上苔法。将制作好的盆景山石放在水里浸泡数日,然后用山芋或马铃薯粉均匀地撒在山石或盆土上,再用潮湿杂草覆盖放在潮湿处,每天喷水,一周左右即可生苔。
二、接种苔藓法。选几块黄土,研细加水调至糊状,将自然苔藓放在泥浆中搅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经水泡雨浸的山石或土面上,经常喷水,数日后苔藓可见。还可以将取回的鲜苔去杂晒干,研成粉末,用水或稀米汤调匀,涂在盆景需要的地方,移盆于阴湿处,保持潮湿,即可生出苔藓。
三、自然上苔法。将做好的山石放到水盆中,经常浇陶米水、陶菜水,保持潮湿,放在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吸水石更好。
四、盆面上苔法。树木盆景的盆面所用苔藓,可用一张薄膜平放在潮湿的、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将原苔打成泥浆均匀地涂在薄膜上,保持潮湿,出苗后喷一次淡肥水,15天即可按需要使用。在苔盘根面粘上泥浆,盆土要湿润,也刷上泥浆,然后贴上即可。
五、山石盆景如果没有青苔,就会失去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如果你正在为自己心爱的山石盆景缺少青苔而发愁,不妨采用以下三法促进山石长苔。
1、移苔法。先将山石用水浸泡数日后,取出晾干备用。用粘土掺以少量淀粉并用淘米水调成稀糊状胶体,将山石置于泥浆中翻动使山石沾满泥浆,然后铲刀铲取自然生长的青苔并逐块贴在沾有泥浆的山石上,再置于背阴潮湿处进行养护,注意防止雨淋。采用此法,即使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也可数日即成活。
2、深浆法。从野外取回长满青苔的地皮层,将其轻轻搓碎,并按上法在调制泥浆时,将青苔均匀地掺人其中,然后浸涂山石,并将山石置于阴湿处保养,也会很快长满青苔。
3、淋育法。将山石置于浅盆中经常用淘米水、菜叶、豆壳浸泡过的液肥淋洒,每次淋洒后罩上塑料袋以确保潮湿,如果气温在20℃左右,并在早晚略见阳光,则1个月左右即会变得绿茸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