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特吕佛,但本片一定不会遗忘

很多人都怀念童年的美好,童年也因此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圣洁的地方。童年为什么美好,原因很简单,童年的认知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正因为不完整的认知,处于童年时期的儿童们才会有区别于大人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短暂而易逝的,所以,童年才因此更加的珍贵了。

很多导演对于自己的童年印象非常的深刻,这种深刻是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而变得愈发充满想象力的。对于他们而言,童年就是美好,是无可替代的美好,另一方面,童年也意味着这种美好再也回不去,因为回不去,所以更加的美好。

特吕佛是这么认为的,否则也不会拍出《四百击》,本片有多么的重要?知道特吕佛的人自然不会错过这部影片,哪怕不知道特吕佛的人,在影史上纵览欧洲电影的时候,提到《四百击》依旧会两眼放光。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当然,我们如果用今天总揽全局的眼光再去看,自然会看出来本片当时的时代背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抛开这一切,本片对于特吕佛,对于他的童年,对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环境来说,意义依旧非凡。

《四百击》说的是一个比较顽皮的孩子的故事,中产阶级孕育了一个小男孩,他在课堂上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学生,在生活中自然也不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好儿子。对于课业的厌烦以及对于家庭的冷漠,使得这个小男孩变得十分叛逆。正因为这样,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小男孩的母亲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她的儿子送去了教管所,以此来纠正儿童时期的叛逆。然而小男孩并没有因此而屈服,一次偶然机会,他逃离了教管所,然而面对着远超于自己想象力的旷野,他还是失去了方向。

特吕佛的这部电影,如果你只当它是一部故事片甚至是儿童片来看,自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一个叛逆的孩子的一些举动而已。然而当时的大背景前提下,我们再来看这部影片,就自然而然地会发现超出于这些标签之外的东西。

本片在1959年上映,且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当然,这个奖项自然是为了标榜特吕佛可以载入影史的构图以及镜头等电影语言的炉火纯青的应用。然而在这部影片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二战后的法国的迷茫,这种迷茫是贯穿电影从始至终的。

二战后的法国发现自己曾经在欧洲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了。不仅仅是比不了英国,而且面对来自东方的威胁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二战前的欧洲本来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是非常谨慎的。然而那个时候的欧洲是法国英国德国这几个国家说了算的,但是二战将这种格局彻底的撕裂了。

战后的德国被分成了两块,本来距离法国很遥远的社会主义阵营仅仅隔着一个联邦德国,然而联邦德国在二战期间对法国也是有阴影的,虽然它投降早,但是面对德国纳粹的侵略,法国的抵抗显得是那么的无力,最终抵抗没有太能奏效。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法国不论是选择站在哪一边,都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左右都为难,它的出路在哪里。

本片对于这样的时局的描述非常巧妙,片中的小孩面对学校的无聊只能用恶作剧来抵抗,然而每一次的抵抗都只能显示出来自己力量的渺小。学校就如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一样,极具纪律性,然而法国却不能让自己彻底的遵循这种纪律,它看来这是对自己的压抑。

回到家后,法国依旧是不能接受整个欧洲阵营对于自己的不重视。有了美国这个铁杆盟友之后,英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英法两国主导整个欧洲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加上新兴的联邦德国挤占了法国的生存发展空间。

本想着自己能在欧洲掀起风浪的法国却发现欧洲在战后已经没有什么位置是可以供给自己调配了。因此,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也没有给予小男孩太多的关心,最终教管所“收留”了小男孩,他需要适应的是新的“秩序”。

学校肯定不会想要回去,然而家庭中已经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边是教管所,最终小男孩只能选择逃出去,然而离开了这几个地方之后,他还有别的去处吗?好像没有了,这个世界再没有人给予自己庇佑了。那样的话,逃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可见,通过洞悉大背景环境再来看这部影片,你就会发现趣味盎然。这也是《四百击》能在影史当中留下印记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旧在发生,离开后会更好吗?不知道,你得先跑。跑了才知道。

……

你好,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