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美术馆北京馆——普度寺与帝王的丹青情缘

“普度寺在裹新库北,寺为明小南城旧宫遗址,宫名崇质,明英宗北迁居之,谓之小南城。清顺治初,改为睿亲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改建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一年(1776),赐名普度寺。其大殿题曰‘慈济殿’,高宗御书。寺内陆基高敞,去地丈余。寺左为黑护法佛殿,内藏铠甲弓矢,皆清摄政睿亲王旧物也。寺内有诺们罕绰尔济呼图克图仓。”

——《北京市志稿—宗教志》

明成祖朱棣做燕王时,忽有一梦,太祖朱元璋赐其大圭于殿下,并言“传世之孙,永世其昌”。大圭权力也,为吉祥之梦。恰有来报,其孙朱瞻基诞生,朱棣大喜,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遂加重僭越之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变。

《明宣宗射猎图》

1421年,迁都北京后,朱棣在南城洪庆宫为其孙瞻基修建皇太孙宫,普度寺原址即是明代南城洪庆宫的一部分。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对东苑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改称“南内”。

明宣宗朱瞻基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书画作品当作图书赠重臣,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明宣宗朱瞻基《御临黄筌花鸟卷》

全图用笔极精细,妙在傅色,造型准确,珍禽、玉兔、花卉以五色渲染,工整不苟,细润生动,尽显“皇家富贵”气,画面绢素包浆莹润自然。

明宣宗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全图素雅清淡,不施色彩,十分恰当地表达了诸葛亮清闲的田园生涯。画面线条流畅,顿挫明显,采用了“钉头鼠尾”的描法,很有表现力。

明宣宗朱瞻基《瓜鼠图》

《瓜鼠图》是一幅写意小品画,整幅作品布局紧凑,虚实结合。用水墨粗笔点染瓜叶,淡墨虚笔写出藤条,其根梢一直曲折地向外伸展开来,填补了半幅的空间。其画法兼用没骨和勾描,别开生面。朱瞻基是最早将老鼠作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描绘,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之美感的艺术家。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在历史上可谓身份特殊,因为他是明代第六任兼第八任皇帝,分别于1435年和1457年两度在位。

话絮休繁,咱们现在就来说说这位“特殊”的帝王,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下,朱祁镇的第一次登基,不必赘述。而其第二次登基,才值得一叙:

明英宗朱祁镇因偏信奸佞,导致“土木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朱祁钰知人善任,励精图治,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

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二帝见面,分外尴尬。《明实录》曰“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实际上,景泰帝是将英宗软禁于“南内”,史称“南宫上皇”。这一软禁就是七年,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

1457年正月,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相传,复位后的英宗惶惶不可终日,在一次祭祖后,召来大批宫廷画师,创作了数量达百幅之多、异常生动的水陆画

水陆画,又称为水陆道场画,是寺庙举行水陆法会时不可或缺的法器,一般悬挂于法会的内坛之中,寓意了法会中超度的众多对象;宽泛的解释,含有宇宙中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有情众生,包括法界中的四圣和六凡

本幅画作采用浅黄色花裬锦缎装裱,与常见的为了表现善恶有别的普通水陆画截然不同,体现出沉稳大气的画风和低调奢华的做派,显然是大明皇家御用宫廷画师的亲笔。

明代《目连尊者画像》

水陆画大多采用工笔重彩画囤法,勾勒、渲染十分细腻,毫发入微,即便是衣服上细小的图案纹样都画得十分精致;人物造型形神兼备,线条流畅,色彩鲜亮,层次、质感、疏密、气氛无不动人心魄。

朱祁镇将这些画赐给寺院用作水陆法会悬挂,其目的无非是排遣自己的恐惧,为受到的惊吓寻求破灾祈福的方法,更是奢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起到“镇边”的功效,抵御异族的侵扰,永葆国祚。

明代水陆画《地狱图》

道教神仙画像绢画

1644年清军入关,摄政王多尔衮在明代“南内”基础上改建睿亲王府,也就是今天普度寺的所在地。

正白旗旗主多尔衮是数十万铁骑的统领者,也是入主关内的最大功臣和拥立幼帝的主导人物。1648年,顺治帝尊称其为皇父摄政王,其特殊的地位造就了睿亲王府前的车水马龙,此时的“南内”已然成为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

1650年多尔衮因出猎坠马跌伤,不足半年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顺治帝下诏,追尊其为成宗义皇帝,丧礼依帝礼。然风云变幻,国无定数,1651年2月,多尔衮死后的第二个月,他便被剥夺所有封号,其墓亦被掘。一座亲王府,仅仅留下了清朝三大悬案之一“太后下嫁”的历史之谜。

顺治元年 摄政王发给明故军民的谕旨

摄政王多尔衮为政的举措之一,便是重用汉官,网罗贤才,保全了范文程、洪承畴、冯铨等汉官,并授以大学士,使得丹青文化可以继续发展。

后金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

接管八孤山子弟读书事奏稿

范文程(1597年—1666年)

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

·

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撰

钱谦益(1582年—1664年)

江苏常熟人,著名学者

东林臣擘,字授之,号牧斋

·

万历进士,官礼部尚书,

入清后任礼部侍郎等。

冯铨汇刻《快雪堂法帖》

冯铨(1595年—1672年)

字振鹭,降清后先后任

弘文院大学士、太子太师等

书法造诣较高

·

冯铨曾收集自魏钟繇、晋王羲之直到元代赵孟頫等诸多古代名帖,后将这些名帖摹拓汇编成集。摹刻精致,其大半由真迹摹出,镌手为铁笔名家刘光,故久为世人所重。

普度寺大殿

大殿建筑宏伟,台基高大,须弥座式,面阔9间。黄瓦绿剪边殿顶,前厦为绿瓦黄剪边。檐出飞檐共3层,为建筑式中少见,规制之高远非其他王府可比。

康熙三十三年(1694),旧睿亲王府改建成玛哈噶喇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度寺”。

2011年5月8日,北京三品美术馆在普度寺大殿开馆。管内共三个陈列厅:序厅、1号厅、2号厅。展厅总面积1000平方米,展板高4.88米,展线200米。展厅设施、灯光照明、消防报警、安全监控系统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品美术馆北京馆

三品美术馆是一家由深圳市千金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民间非营利性美术馆。首馆深圳馆于2010年10月17日开馆,至今已拥有深圳馆、贵阳馆、北京馆三馆。

作为一家按照当代美术馆规范建设和运营的民营美术馆,三品美术馆通过展览、教育培训、名家推广、出版、学术研究、创作交流、作品收藏、开展公众艺术教育等多种形式,深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拉近了古典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