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会读书的人,都掌握了这几点

关于读书,很多人有困惑。

读完就忘记,感觉读了白读,怎么办?

想一年读完1000本书,感觉时间紧迫,该怎么读书?

书那么多,该怎么选书?

有人说,现在读书搞成了运动,感觉每天读书成了负担。

该怎么办呢?

Part 1
明确读书为了什么

实际上,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他的知识90%都是学校毕业之后,在一生中不断学习积累的。

毕业之后的读书,是为了提高认知的。

庄子曾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庄子主张,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区别清楚。

顺道知识越多越好,悖道知识越少越好。

所以,读书的目的,不是学知识。

而是通过学知识这个路径,最终识真理,开智慧。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建立全面知识体系。

只有各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知识之网,才能够有全局的视角看清世界。

Part 2
如何选书

明确了读书宗旨,还要谨慎选书。

选书只能选经典,因为后人的所有书籍,都是在阅读经典之后,经过个人理解后的输出。

所以,后人对经典著作的解读,你读到的只能是后人的水平,有时与原著谬之千里。

所以,生命有限,首选经过时间筛选的经典书籍。

经典书籍怕看不懂么?没关系。

经典书籍是分不同深度的。

可以从各学科的西方经典大学教材读起,西方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先大概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除了教材,也有一些大师们写的入门级著作。

当读完这些以后,就可以按书索书,顺藤摸瓜的去找书,快速完善知识体系。

找书的方法有两种。

一、根据所读经典的参考文献、脚注,书中提到的其他学者的理论,来找书去读。

二、读的过程中,你会对某些方面感兴趣,或者产生疑问。根据你的好奇心,去找经典。

用这两种方法,慢慢的摸索下去,就能找到一些脉络,可以保证所读的书不浪费生命。

要注意,选书时,一定要选稍微高于自己认知水平的。

也就是,要选自己读起来有些艰难的,需要认真看,认真思考才能看懂的。

如果这本书,你读的时候,非常轻松,说明你的水平已经在它之上,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Part 3
读书方法

读书求精不求多。

读书不求数量,求读完后,提升了多少认知,对自己的启发有多少,是不是能够更加清醒的看待自己和世界了。

一般一年精读三四本经典就很不错。这一年就够回味了。

建议精读,以下是一种方法,可参考。

1、拿到书,先读目录。有了整体的认知后,再读内容。

2、读内容时在页边做批注,贴标签。以后需要查找时,方便很快找到。

3、写读书笔记,总结思想。每读完一个小观点,或几个相同的小观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一个题目,写一篇总结理解的文章。

这样一本读下来,会收获很多。

这样虽然读的很慢,但读完一遍全部吸收。

是最有效利用时间的方式。

如果只求速度,看完全忘,时间都浪费了。

Part 4
读书是为了提升生命层次

有人说,现在很忙,等老了退休了,在家里养养花,读读书吧。

实际上,读书是为了训练思维,开启智慧,更好的过好这一生。

所以,越年轻的时候,读书就越容易发挥价值。

读书是为了开智慧,但最终的智慧又和知识无关,获取知识只是到达智慧的阶梯。

比如,读书帮你开阔视野。

中国的哲学家庄子说:看待事物,不应该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庄子的意思,任何事情,都有其历史发展和促成因素。  所以看待事物,要放在历史,环境中看,才能很好的理解。

看问题,不要站在任何一个角度看。只要有角度,必然有局限。

如何不站角度呢,首先是开阔视野,这样才能看到全局。

读书,是普通人最容易操作的方法。

毕竟,普通人遇到困扰,不会根据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冲突来理解。

也不会将他们所享受的幸福生活,和所处的社会大规模起伏变动联系起来。

他们对自身生活模式与世界历史潮流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一无所知。

不读书的人,不具有领会个人生活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心智能力,

这一种心智能力,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综合性。

是读书带给人的。

所以,

读书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境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