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数据创始人兼CEO冯一村:AI产业化的春天将首先爆发于能够理解用户诉求的细分领域
随着各行业数据不断积累,人们已经意识到在海量数据中有超过80%的数据静待处理,超过90%的数据价值并未被挖掘。海云数据创始人兼CEO冯一村告诉数据猿记者,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上诸多企业由于自身数据量庞大、繁杂,无法对数据形成直观认识。
记者 | 张叶
本文长度为2200字,建议阅读4分钟
在众人眼中,从艺术生到媒体人,再到中国大数据可视分析领导企业“海云数据”的创始人,行业跨度不可谓不大。而这确确实实是冯一村真实的人生写照。冯一村笑着告诉数据猿记者:“其实我并不认为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可逾越。”
冯一村出生于江西九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上学期间,他不仅对当代艺术表现出极强的天赋与热情,还跟画廊签约,每年卖出十余幅画作,在圈子中可谓小有名气。不过,2006年,毕业后的他却进入新华社,开始了媒体生涯。
然而,2012年,冯一村在一次体检中被医生告知“你得了重病,活不了几个月了!”。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刚刚结婚的他猝不及防,一度心如死灰,随后他选择从报社离职。幸运的是,后来发现这是医生误诊。但这件事还是成为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关键转折点。
2013年4月,冯一村与自己的妻子以及另外一名合伙人共同创办了海云数据,依托计算机数据视觉、数据算法等技术,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大数据整体运营与分析服务,探索大数据的潜在商业价值。公司成立以后,冯一村带领团队核心成员形成了较强战斗力,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及产品,在业内形成了巨大影响。
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曾先后到访海云,比尔·盖茨在探访海云时表示:“HYDATA is a team full of passion. Data visualization is a crucial factor to BI and I'm quite impressed by the team's data analysis ability.” 李克强总理也对海云数据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发展经济的数据战场上,继续当好尖兵和突击队。”
从数据新闻到数据可视化转变
冯一村向记者透露,凭借多年媒体人经验,最早决定创业的时候,其实选择的领域是数据新闻,并非一开始就切入了可视分析。
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换言之,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报道形态。但冯一村表示,当时数据新闻行业发展遇到了极大的瓶颈:
第一,数据新闻对数据质量、数据真实性要求很高,但我国很多媒体数据质量存在问题,真实性较差。
第二,数据新闻的买单者其实是媒体机构,而具有付费实力的媒体并不多,在已有客户基础上想要挖掘新的付费用户很难。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琢磨从数据新闻的主要手段,即可视化技术出发寻求市场机会。
冯一村表示,随着各行各业数据不断积累,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在海量数据中有超过80%的数据静待处理,超过90%的数据价值其实并没有被挖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市场上诸多企业由于自身数据量庞大、繁杂,无法对数据形成直观认识,加之在数据分析应用中,有效数据过少且分散,决策层无法深层理解大数据背后的信息并准确获悉数据价值。
为了解决这一市场痛点,冯一村带领团队开始构建全新的数据决策商业生态平台,运用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实时分析多维度数据,为不同行业的企业级客户提供基于数据可视化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处理数据,全面分析数据,实现数据价值。
目前,海云的数据可视分析产品包括“图易”、“ DIVA”、“智警”等多个产品,涉及领域有公安、航空、快消、金融、信息安全等,颠覆了许多传统企业数据管理方式与企业经营发展模式。
此外,冯一村强调,海云今年还将拓展新的行业,形成海云特色的大交通、大公安、军民融合以及智慧城市四大领域。
开发唇语识别:“非刻意而为之,但不可不为”
3月29日,海云在亚洲大数据可视分析峰会上正式发布唇语识别技术,该技术是一项集机器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于一体的技术。结合唇语识别技术,公安人员可通过海云大数据可视指挥决策平台“智警”锁定视频中犯罪嫌疑人的语言记录,极大助力犯罪缉查工作的开展。
冯一村向记者透露,其实最开始决定研发唇语识别技术源自一次偶然。当时海云研究院在尝试将唇语识别加入到现有的数据可视分析系统中,冯一村看到后认为,这对于很多行业,尤其公安领域的数据可视分析具有颠覆价值,会让数据可视化变得极为“性感”,产品既好玩又好用。因此,自2016年12月海云联合重庆研究院开始研究中文唇语识别技术。
冯一村表示,从目前国内AI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主要集中于无人驾驶、语音识别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未来AI产业化的春天则一定会首先在能够理解用户诉求的细分领域爆发,在数据可视化分析行业,AI将在公共安全、军事情报、身份识别等领域实现场景应用。不难看出,这也恰好与海云几年来一直扎根公共安全、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方向相契合。可以说,海云在市场变化中无意却又恰如其分的切中了行业变化,并率先成为行业引领者。
在采访最后,冯一村告诉记者,自公司成立以来,海云其实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发展,商业模式基本形成。接下来他们将要实现从1到10的突破,即在公司运营管理、渠道管理、市场管理、客户管理方面加大投入。目前,海云团队大约200余人,主要集中于北京、重庆、上海和美国硅谷研发中心。
事实上,在2015年,海云就已经开始拓展国外市场,寻求行业标杆客户。用冯一村的话讲,“我们正在国外进行二次创业。”冯一村坦言,国外市场对于数据可视化分析已经有很深的认知度,海云完全属于一家新公司,而且作为中国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2013年国内创业而言,拓展国外市场将更加困难。
在谈到大数据行业发展时,冯一村还表示,2013年是国内大数据元年,所有人都在讲大数据,但真正能够实现大数据应用的企业并不多。到2014年,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宣称自己是一家大数据公司,行业开始洗牌,落地大数据应用。截止2016年底,整个行业呈现一片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冯一村预测,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行业将进行新一轮洗牌,对于大数据企业而言,市场将择优而存。
本文记者张叶 微信:110464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