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教学手记——《论语》,看我的学生这样读
我历来主张阅读的根本目的自我建构,而不是去描绘作者的大脑回路。把阅读仅定位于解构文本,阅读者可以不动心、情地筛选信息,不是真正的阅读,那样的阅读只是培养了一种单纯的工具意识,与心灵无关。因此,全国卷的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用选择题的形式命题,所占比例过多,是对阅读的损害。
《论语》对于大多数中学来说,好像枯燥得很,很多人只是为了默写那一分背默而已。有的学校把他当作思想教育的材料,把《论语》的思想内容直接搬到现实生活中来。等等这些,都不是恰当的阅读方式。
看看这三位同学的阅读吧。
徐涵同学可谓是与孔子对话的阅读者了。他的思维敏捷且深入,“为什么”这一思维在三句话解读里得到了充分展示。让人欣赏的是,具备了这种思维能力,读什么书,读不出味道读不出乐趣呢!更重要的这样的阅读才是自己的《论语》,而不是试卷上的《论语》。
纪君杨同学则对一句话反复探究,引申发掘,内涵越来越丰富,经典的价值与意义便在他的反复探究中体现出来。经典,只有能给读者以永久的探究始终有价值有意义才是经典。让人高兴的是一个中学具有这种探究意识,而且能索引、分析、推理、论证,颇有思考研究的意识,对于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他来说,这是较好的学养基础。
汤雨心同学则是依据文字阐释对孔子学说的义理梳理、辨析,从她的文字里,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她沉静于书中思考、融通、会悟的样子。孔子在她的世界里不是一个两千年前的老迂腐,而是一个忘年交。这是多么美的读书境界。
是的,读着这些作业,兴味盎然,似乎也燃起了我重读《论语》的欲望。
《论语》:易读,真的!难读,真的!
高二(2)班 徐涵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而在这广大的海洋中,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是其中三片海域;然而,在这三者之中,儒家文化独占鳌头,这是佛家文化、道家文化都不能比拟的。在儒家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十三部经典又占据了主导地位,即《诗经》《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春秋谷梁传》。在这十三经中,《论语》有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是唯一一部记录儒家奠基人孔子的言行的书。综上所述,可见《论语》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我一直自诩有一个读书的好习惯,那就是多问“为什么”。运用这个办法去读《论语》,是我解读的不二法门。
就拿《学而》篇来说,作为《论语》的开篇,其深刻性绝对不亚于任何一本以哲理见长的经典著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段话作为《论语》第一段,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小学的幼童,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个话。但是,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却似乎问题重重。
第一,为什么学习能让人喜悦?在许多沉溺于学海的人看来,学习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遮天蔽日的作业,无边无际的考试压力,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对成绩的要求。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学习远远称不上是一件令学习者喜悦的事情。
但是我们实则应该意识到,真正让我们对学习感到痛苦和厌倦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学习这件事所带来的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考试、成绩、作业。我们正是对于这些本来没有的、学习这件事的附加品而感到痛苦,而不是对于学习本身感到痛苦。在搞清楚了这一点后,我们再来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就比较容易了。没错,孔子所说的快乐是潜藏于学习本身的。在孔子的时代,固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考试和作业压力,也没有多种多样的娱乐途径,读书也是上等人才可以享受的特权,犹如我们当代的高收入阶层,怎能不快乐呢?
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下,这句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固然,当代的学生已经不堪重负,内卷这个词越来越耳熟能详,用来形容和嘲讽现代中国的教育形式,尤其在衡水中学的引领之下,中国教育的黑暗还在进一步扩张。但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了我们,要专于学习的本质,不要被考试和成绩的桎梏所捆绑。真正懂得学习的人,自然拥有优秀的成绩。而为了成绩和考试所学习的人,则是没有懂得“学而时习之”的要义,或许能取得一时的成绩,却在实际上忽视了学习的本质。
第二,有朋友远道而来,我们就一定很快乐吗?招待、伺候肯定会让主人有时觉得很累。对于内向的人,最好不过自己一个人清净了,唯恐有客人来访。这是不是说不通呢?
我想,孔子想说的是,友情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地位。人终究是群居动物,哪怕是性格内向的人,也会有自己内心真正的朋友;当这些朋友远道而来之时,这务必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然而,地球OL运行的进程中,总会出现几个BUG,对于那些没有朋友的人,我们称之为孤僻,而这已经是一种病态,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第三,别人不理解我而我不生气,为什么就是君子呢?根据人之常情,难道不应该是一种无奈或者其他吗?这么一看,这句话只要略加思考,马上就变得有点说不通了。
我认为,这是孔子对于人与人的交往提出的见解。不记得在哪听过一句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在思想开放的现代,人与人之间的表达尚且存在着如此的困难,更何况是封闭落后的古代呢?然而,孔子的目光突破了时代的局限,才能说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样的至理名句。哪怕别人不知道、不理解我,我也要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去说给他听,而不能生气,这才是真正的沟通和社交,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这样。
由此看来,仅仅此三句,在我这个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眼中,尚且能解读出如此深厚的内涵,更何况其他呢?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当然,在我们这个太平的时代,已经不再需要每一个人都去操心天下大事。但是,半部《论语》尚且可以治天下,读完一整部《论语》,修身想必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就以提升个人价值为阶梯,养成自我的德行,最终着眼于国家,着眼于世界,实现自我的价值。
对于《学而》篇剩下的内容以及整本《论语》,我们仍然可以在阅读时,不断地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比如,对于第二段话,孝悌为什么是仁之本?孝悌这些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就构成了孔子最为推崇之德性——仁的根本呢?比如曾子三省吾身,人为什么要反省自己呢,反省自己的思想根基在哪里?……
《论语》容易读,这是真的;《论语》很难读,这也是真的。只有把容易读的《论语》读难了,我们才能抵达它深刻的地方,那里很迷人。
论君子不器
K32 纪君杨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君子不器’”。没有前文后果,单单的一句话列在这里,让人不懂其含义,“由于该句没有上下文,也无太多可确证的资料,因此人们很难断定孔子是在什么情景下讲出它的。也因此,给后学之人留下了广阔的解读空间。
中华书局的翻译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这里的翻译让人不甚了了,但是注释上说了“器:器皿。器皿各有各自的用途,这里用来比喻才识狭隘不博通。”但是太过简略,没有分析的过程,只是浮于表面的解释。
“器”字作何解释?那么在“君子不器”中的“器”是什么意思呢?“君子不器”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守之。“可见,“器”字的本意是“器皿”、“容器”之义,后引申为“器量”、“才用”和“人才”以及“器重”等意思。而在《易传·系辞上》中所讲的“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则是一个哲学术语,与道相对,与形而上相对,那么先可以粗浅的理解为有形的非道。
第一种解释可以从《说文解字》的含义入手,从中华书局给出的含义进行衍生,器字的本意是指器物,指的是那些实用功能的物品,实用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被定义,比如说,水杯只能装水,你让它装食物,会觉得别扭,你让它装货物,他做不动啊,他的使命就是一个单一的任务,基本无法改变,就算有朝一日他真的装了食物,也还是个水杯,因为他被定义成了水杯另外一个是被限制。一只容量为1升的水杯,它最多只能装下一升的水,如果再想多装下1毫升就不可能,。综上,“器”字的引申含义是指一种束缚和局限,会把许多事物限制在有限的、有形的框架之内。
所以这层意思的不器,是要求君子做到一个潜能的发掘和自我的突破,冲破自身的局限,领略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一个全新的视野看待自身,从负于表面的有形看出无形,以职能之单一看出万物之互通,这里也吸收了道家思想里的“无用之用”的思想。作用之外的作用,是否存在,无用之用,也是作用,“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庄子如是说。一个杯子无法装货物,生钱财,若让他置于天地间,生灵间,晴天藏阳光,阴天盛雨水,感受大自然的朝夕。他是否仍是一个杯子了呢?
但是在《陪孩子读论语》中,却有了一种新颖的解释,它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方面入手“坤道是讲物事的阴面的客观规律,坤在人事上类比为母,为小人,在这里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母与小人指物事发展阴面的作用。同样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讲的是物事的常道,不能人为赋予感情色彩,不能把“器”看得比“道”就低一等,这里的器与道都是指“客观存在”。道是无形之道,器是有形之道,有形之无形谓之道,道之体无形而用有形,形就是器。”他没有把器与道分开,而是将他们以乾坤,阴阳之类的进行了类比,让器与道地位并列,这意味着器不代表坏,道不代表好,他们是有形与无形的区分,就像人有身体和意识组成,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也是因此产生。器是道的承载,道是器的作用。阴阳相辅相成。
但是二者的统一也是仅限于宏观基础上,对于君子,要追求不器,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形,君子之道,即以形之无形而上者。想成为什么样的君子,首先要先成为这样的具体的人,首先成器,最终才可能不器,这才是君子不器的道理所在。
“如果不能成器,怎么能信服于人呐,君子之道怎么能展现出来那?能力一定要通过具体的所长延展出来。医生要通过专业的医疗知识来行医;从事教书育人的老师,首先要取得国家级的教师从业资格证;经商要深蕴经营之道才能盈利;“三好学生”要品学兼优才能被评上等等。才能是无形的,要通过具体的专长和学识来延展来实证。
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形,君子之道以无形而形,以有形而无形。要成为君子那样的人,首先要做好具体的事,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成为被大家认可的人才。”
君子成器,方能不器。只有先具备真才实学,做起事来才能游刃有余,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超然的智慧,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学识是器,才华是不器,若一本书都没读过,如何口吐莲花?器与不器,实化到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相互作用上。也就是实践和理论,、
当然君子不器的解释肯定不是只有这两个解释,就像一座山峰,虽然是三维的,但以我们的角度无法从三维的视野理解它的美,只能从片面的二维的一个面欣赏,但是我们知道这是片面的,就像我们知道君子不器如何解释都是对的,又是如何解释都是不对的,所以君子不器就像是个艺术品,像一个箴言,供我们远观却无法亵玩。
最后,用陈晋的《论语 君子不器》作为结尾:大学真儒耻小成,一源体用要流行。当知万物备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孔子的人与仁
高二(2)班 汤雨心
我们这些从小接触孔子,学习论语的,反而不容易对孔子产生感触。前几天我看到一句话,“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片刻后回神,便想到了孔子。
其实,初中的时候,我们老师曾经从论语里拿出一句话讲,“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对此的理解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百姓向善,那么跟着百姓一起,如果百姓没有向善,那么开化教育他们。他以此来表达人们对于孔子的误解。我想,如果按照他的理解,孔子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因为无论世道如何,他都有能够为此付出一生为之拼搏的理想。
孔子胸怀天下,可是,如果按照论语的比例来说,孔子胸怀的应该先是“人”。仁者爱人,可是我认为孔子抱以的不止是仁,而是先人后仁。第一个理由是孔子的教育贡献。他讲过一句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算除却人们所熟识的孔子的弟子,孔子教育的弟子仍然数不胜数。孔子读到《诗》,觉得好,于是给弟子们读,这不是一种真挚的做老师的时时刻刻想着学生吗。
孔子注重细节,这正是礼的一个特征,严谨。比如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吗?也许只是短短的两三句话。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吗?也是的。因为,流言正是这样产生的。不识黑白便加以传播,助长了流言,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孔子的很多话正因为具体而具有价值。人们在路上两三句交谈,没有人很感觉到不对劲,毕竟这只是交谈而已。朋友传给朋友传给朋友,似乎每个人都有正当分享听说的事情的权利。这时子曰一句,“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是否能激起人们的反思?人们往往重视严谨而忽视严谨,因为道德是一贯遵守的而不注意遵守道德。这是严谨的作用,孔子想必知道,礼的破坏一开始正是出于随便,当人们不在心底把仁时时放着,就很难做到仁,这也是反思的道理了。没有圣人天生便仁,仁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包括孔子,有的时候也会做出不仁的事情。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意思是孺悲想见孔子,孔子借口说有病加以拒绝。传信的发刚出门,孔子就拿过瑟弹着唱歌,故意让他听到。这件事情难道符合礼吗?似乎也不是,似乎也不符合孔子圣人的形象,反而有些刻薄了。这件事是在表明孔子的态度,孔子对于小人一向不屑,这也是对善恶的立场。人们常说,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但却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对于恩怨,孔子也回答过,“或曰:报怨以德,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由此可见,孔子对待人的原则是“公平”。该说孔子不会通融吗?不是的,所有人在他眼里都有缺陷,包括他自己。然而君子不是圣人,小人也一定是恶人。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表明出鲜明的态度?我认为,是因为他的位置。他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来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是教化百姓,克己复礼了。他要倡导人们向善,他是基石,基石怎么能够表现得有所偏差呢?所以,即使孔子不止抱怨过一次,他仍然坚持性善论。这就是“已识乾坤大”了。
孔子很多时候把仁和智拆分开来,包括说千里马的时候也是如此,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在这点上与曾子对比,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与他人不同的是,孔子拆分却并没有将仁与智对立,在他的观念里,智保护仁者不被伤害,而君子最重要的是仁。孔子大概是古今上下最注重德育的了。除了言传身教以外,重要的是一些细微的道理,可是在这些细微的道理背后,是孔子的善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如果前面两句还不够,那么这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足以看出孔子注重道德多于才华。为什么?孔子并不吝啬夸奖,对于弟子,夸奖他的进步而不批评他的退步,因为学术上的事情显而易见,进步就是进步,退步就是退步。但道德上如此严格而重视,为什么呢?这点也符合礼,礼并不是由一国之中最聪明的那个来举办的,而是最适合的,最有道德的。孔子不是要某国富裕,而是要天下和平。也许一国富裕百姓可以好过些,但如果缺少了道德,就会陷入战争与欲望的漩涡中。才华可以千古留名,然而孔子并不追求千古留名,也不希望弟子去追求名声。“仁是不挣脱。”这是我偶尔看到的一句话,孔子做了几十年的表率,为此付出努力拼搏一生,难道他没有累过吗?但他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仁。一个简简单单的字来贯彻一生,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因为所谓的座右铭,正是要常常看,常常记的。它就在我们的心中,这还不够,一个人可能几年都养成不了一个从外而来的习惯,这也很正常。当人们顿悟,自以为得到仁的时候,实际上也远远不够,这也很正常。不然,为什么会有论语呢?通识论语,这是没错的。从中得到知识与顿悟,这也很棒。但是,如果自以为仁而把论语放到一边,那么就是悲剧。这就是论语的作用,没有人是圣人,但可以向圣人努力,一本《论语》时时提醒着人们仁,这就是它的作用。
7月12日写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