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2020全年财报发布,如何看待百度智能云这一彩蛋?
2月18日是牛年第一个工作日,百度在这一天发布了2020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报,2020年以及Q4,百度整体表现超预期。百度智能云数据亮点较多,被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百度CFO余正钧多次提及,成为财报的一大彩蛋。
百度智能云成为新增长引擎
第四季度来自于“百度核心”的营收达人民币23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网络营销营收为人民币18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来自于“百度核心”的非营销营收达人民币42亿元(约合6.45亿美元),同比增长52%,百度财报显示:“以智能云、智能驾驶及其他前沿业务为代表的 AI 新业务已成为拉动百度中长期增长的新引擎。”
随后,余正钧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数据:“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凭借差异化的 AI 解决方案优势实现同比增长67%,年化收入约130亿元。”所谓年化收入,就是按照当季度业绩对接下来一年营收的推测收入。
130亿元年化收入,在云计算市场是什么水平?2020财年,阿里云年收入破400亿元;2019年,腾讯云收入超过人民币170亿元。虽然百度智能云营收距离阿里云与腾讯云依然有一定距离,不过作为后发数年而至的选手,其营收数量级已接近阿里云与腾讯云,且增速更快。四季度阿里云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50%,低于百度智能云的67%。
更重要的,凭借AI这一差异化竞争力,百度智能云的增长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在传统云计算市场,不缺后来者穷追猛打的故事。2009年就已出发的阿里云曾一家独大,2013年才全面开放的腾讯云规模一度不到阿里云1/10,凭借在文娱内容、腾讯生态等维度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快速追赶,其规模已提升到阿里云一半左右。
2020年提出“云智一体”战略的百度智能云,已成为云计算市场最大的变量。跟一众云计算服务商不同的是,百度智能云的第一标签是AI而不是云,即以云服务形态给产业提供智能化服务,并从中获取价值。
IDC 在《中国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 研究报告 (2020H1)》报告中认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是驱动 AI Cloud 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AI 云服务厂商在整体 AI 软件及应用市场中将获得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根据 IDC 报告,百度智能云已连续三次在 AI Cloud 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
从2020年Q4财报来看,百度智能云营收增速超过百度整体水平,成为百度重要的增长驱动,许多科技企业凭借TO B服务获得了第二增长曲线,如微软、Amazon、阿里与腾讯,现在看来,百度也已凭借AI云服务,获得新的增长点。此次财报发布后,李彦宏发布全员内部信中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领先的互联网平台优势,在云、AI、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积蓄起支撑未来发展的强大势能,形成多引擎的增长新格局。”
基于在AI Cloud领域建立的差异化竞争力,百度智能云营收增速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包括行业龙头阿里云,已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Key Player。
什么是百度智能云的增长动能?
今天的云计算市场,并没有像多年前行业人士预测的那样形成“强者恒强”的规模效应,各路玩家齐聚反倒让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一面。在阿里云、腾讯云与百度智能云外,有金山云、UCloud等独立云服务商,有中国电信等传统ICT玩家,还有类似于声网这样的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云服务商。
在玩家云集的市场,不论是后来居上还是脱颖而出,都离不开“差异化”这一步棋。百度智能云2017年入局,能够快速崛起,正是走对了这一步。
道理大家都懂,如何成功构建差异化能力进而获得增长动能?百度智能云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个,是大方向对了。
百度智能云是第一个名字里面带“智能”的云服务商,后来才有了阿里云更名为阿里云智能等类似举措,这体现出AI对云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要做AI云,十年前就在布局AI技术的百度显然是最有胜算的选手。对于百度整体的AI战略来说,百度智能云是其开放各种AI能力的最佳形式,百度CTO王海峰曾表示,百度智能云就像武侠小说里少林寺的藏经阁,将百度领先的AI技术融汇成无数“内功心法”和“武功技能”,赋能给社会经济各领域,加速中国产业智能化步伐。
2020年对于百度智能云来说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基于十年AI技术与生态的厚积薄发,百度智能云落地“以云计算为基础,以AI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的发展路线。在确定了“云智一体”的发展战略后,百度智能云在2020年多次调整组织架构,加强对百度AI技术、大数据、云服务相关资源的整合,推出多款新产品、瞄准重点行业各个击破,抓住AI产业化浪潮爆发带来的黄金机遇,取得丰收。
第二个,重视AI技术研发。
云计算模式的形成,本质就是技术能力的溢出,而不是传统IT服务的人力密集型模式,正因为此,云计算从来都是技术驱动的市场,传统云计算服务商阿里云、腾讯云等无不强调技术。不过,传统云计算竞争却是多维度的,特别是IaaS市场,很大程度是PK性价比,打价格战,甚至有人说云计算市场到后面就是比的规模效应。
今天AI与云结合得愈发紧密,云与AI等技术一起成为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赋能平台,对于企业来说,拥抱云计算的第一目的不再是“节省计算成本”或者“拥有计算弹性(当然也是为了节省成本)”,而是实现智能化转型。正因为此,云计算玩家们比拼的就不再是规模或价格,技术特别是AI技术变为第一竞争要素。
AI技术PK,是百度智能云的主场。基于百度领先的AI技术,百度智能云成为最懂AI的一朵云,其基于百度大脑领先的AI能力,以云的形式提供智能化服务,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在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客服与营销、智慧医疗、智慧媒体等领域,百度智能云均拥有领先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AI基础技术已经取得领先,但百度智能云依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在继续大力投入研发,巩固AI技术优势。Q4财报显示,百度核心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达到21.4%,研发投入强度位于中国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前列,用李彦宏的话说,这是“百度在技术创新上的定力”。功不唐捐,百度10年来真金白银的AI技术投入已结满硕果,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连续三年位居中国第一。
AI基础技术的优势转化成百度智能云的技术优势。IDC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在AI Cloud市场第一,在人体识别、图像视频、NLP (自然语言处理)等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第一,整体行业用户认知度最高。百度智能云正在向底层芯片领域深入,突破技术边界,其研发的云端通用芯片昆仑1,已在百度搜索引擎和智能云生态伙伴等场景广泛部署,下一代7纳米昆仑2芯片将量产,性能比昆仑1提升3倍。同时百度智能云积极构建AI开发者生态,投资开源中国,百度AI开放平台汇聚开发者数量已经达到265万。
第三个,深耕重点行业。
跟阿里云、腾讯云等先行者面面俱到不同,百度智能云当前策略是“聚焦重要赛道”,在金融、云服务、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行业重点深耕。
选择聚焦重点赛道,一方面是百度作为后来者的竞争策略,当友商面面俱到时,百度却在重点赛道上深耕,基于此,其对行业理解更透彻,可以做出更完整的方案,提供更深入的客户服务,吃透行业进而领先行业。另一方面AI Cloud做的是AI产业化服务,而传统云计算核心是提供基础计算资源供给,前者个性化,后者标准化,因此AI Cloud一定要深入到行业、贴近到客户、扎根到场景,才能满足好客户解决智能化升级的需求。
百度智能云的聚焦重点赛道策略已经奏效,比如在智能交通领域,百度就已成为头部玩家。
智能交通已成为百度智能云的头部行业,在这一领域:百度已完成广州智能交通项目的第一阶段建设,部署 Apollo V2X 车路协同道路基础设施,该项目覆盖广州黄埔区102个路口;上线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MaaS,普通市民通过百度地图、百度 App 即可预约自动驾驶出行,而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也可实现交通精细化管理;目前,Apollo 智能交通已与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发布财报时,余正钧表示,“智能交通是云业务的一部分,四季度有超过60%的增长,基于我们的业务的强劲增长,预计这种态势会在今年持续。”
对于百度来说,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等业务是一个整体,与百度智能云则是协同关系。今年初百度官宣造车已组建一家汽车公司,现在有传言称百度和吉利已聘请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技术官夏一平担任新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百度造车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今年1月搭载百度AVP自主泊车方案的威马W6量产下线。这些智能汽车,理论上来说未来都可能需要百度智能云提供AI计算力,形成“云端协同”。
对于百度来说,在AI基础技术驱动下,通过百度智能云赋能,布局智能交通、智能车联、自动驾驶等业务,与此同时,这些业务又可与百度智能云在客户资源、解决方案等维度协同,一起来满足交通、汽车与出行行业的智能化需求。
深耕重点行业,又与百度在对应行业的垂直战略业务融合发展,百度智能云的思路再清晰不过,类似思路在IoT智能交互、工业制造、金融等重点行业均在体现。
依托领先的AI技术优势,瞄准重点行业深耕,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云智一体”战略落地,百度智能云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正在改变云计算市场格局。
吃到产业智能化最大红利?
百度Q4财报中,百度智能云的成绩单印证“云智一体”方向对了。2021年AI产业化浪潮全面爆发,百度智能云的红利期正在到来。
政策层面,2020年国家提出加速新基建战略,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智能经济将拥有重要位置。2020年上海、天津、济南、重庆等地就已相继明确资金支持计划,投入百万元到上亿元“真金白银”资金支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扩大投资和高质量发展。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表明,全国多地正加速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产业智能化升级。这意味着,全国各地都会进行智能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会加大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进而加速产业智能化。
行业层面,各行各业的企业与组织,在经历2020年的疫情后,已经重建认知,意识到数字化与智能化的价值,接下来势必会更加重视智能化转型,将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当成“一把手工程”。2020年底,IDC报告预测,到2021年,至少有65%的中国1000强企业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AI工具,赋能60%在客户体验、安全、运营管理和采购等业务领域的用例。IDC在另一份报告则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人工智能(AI)支出预计将翻番,到2024年达到1100亿美元。
资本层面,从二级市场到高瓴资本等头部VC的变化均可看到,企业级服务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智能服务,比如价值投资标杆高瓴资本四季度加注了云计算、硬科技投资,1月,高瓴创始人张磊在亚洲金融论坛中明确表示,“后疫情时代,医疗产业仍将是高瓴未来重点发力的对象,云科技、企业服务也是未来的投资方向。”企业数字化、产业智能化成为资本共识,进一步推高AI产业化浪潮。
2021年AI产业化水大鱼大,对于所有云计算玩家来说,都意味着一个可观的增量市场,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更多场景急需智能化云服务,且愿意为此付费。
拥有差异化竞争力的百度智能云,将会在更多场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成为AI产业化的重要推手的同时,吃到最大的新红利。在发布财报时,李彦宏表示:“新的一年里,百度作为领先的 AI 生态型公司,将抓住云服务、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及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市场机遇。”
百度智能云,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