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律的力量
元旦那天,一家人去植物园看腊梅,顺便拜佛,晚上吃了一顿大餐,回家洗漱完毕,仓促地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给两个小娃分别颁发了一个2018年的奖励,然后睡觉。
1月2号上午,花了半小时浏览了逻辑思维 《时间的朋友》文字版。
今天,终于感觉有一点想法可以给2019年写一点东西了。
老实说,我一直不太喜欢罗的调调,语速和内容充满了速度感和饱和量,看似乐观主义,其实背后隐藏的是满满的让你焦虑的情绪释放。
如果说语言也有节奏的话,他的节奏无疑是仓促的,然而不够深刻。
此外,恕我直言,他的内容,宏观上不够专业,微观上又不够贴近生活,单从演讲而言,我不知道他的受众是谁?说到底,他也就是个伪装的商业机构,打着知识的幌子,然而总归是高度不够。
任何求全的内容,最终都难免流于形式,他的演讲,缺乏真诚,我们不需要商业神话,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只能成为那个耳听神话的人,那样耳听的途径太多。
记得他的关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比方,倘若你记住了这个意向,你的脑海里,就会时不时出现噼啪倒下的声音,你的脚步就必然会匆忙,因为这脚步声,代表的是一个个财富神话与你擦肩而过。
至于文中出现的关于得到的广告,还有各种书的广告,就更不用说了。
相比而言,我倒是更喜欢梁宁之前做过的一期关于长期主义与活在当下的演讲,虽然只有短短的20分钟,但其实已经足够解决我们普通个体如何幸福生活的许多问题。
我唯一喜欢的,是关于时间的话题。
一、时间与自律
倘若没有时间,生命就没有有限一说,也就不需要规划和目标,一切无始无终,岂不是了无生趣?
然而有了时间之后,生命就有了起止点,尤其是死亡这个终点,似乎最终会将一切化为乌有.
时间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又让我们的生命毫无意义,好矛盾的结论。
时间的不确定性,是他最大的魅力,因为这种不确定,才会产生对当下的珍惜,才会有一种既看清又郑重的生活态度。
我们并不拥有时间,或者说我们并不拥有我们认为会有的时间长度。
前几天看《老舍自传》,老舍是我认为近代文笔最好的作家,我一直认为人家是天生有才,看完之后才发现,他一生写的作品800多万字,平均每天2000字,坚持了20多年,你会发现:
勤奋的坚持比天生才华更难以超越!
梵高,一生创作的作品达2000幅,其中油画和水粉画加起来近1000幅,平均三天一幅。
你以为别人是天生才华横溢,殊不知他们真正的成就却长在时间里,长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
战乱中的老舍,外面炮火连天,生灵涂炭,家中妻病子弱,他却依然笔耕不辍,他说:“我手中的笔就是我的武器,我不能丢。”
梵高的内心深处,更是不为人所理解,画笔也是他的武器,对抗这个世界的不理解,对抗内心压抑不住的孤独与绝望。
我想,时间只有在自律中度过,才会有力量。
二、2018年的得与失
我几乎是带着期盼的心情想要告别2018年。
回顾一下2018年年初定下的目标,绝对值上大概只完成了一半:
1、完成2部长篇小说,并在合适的平台发布;(大言不惭了。)
2、找到创业伙伴,启动第二职业,哪怕仅仅只是做了一个完整的预案;(有了一个很好的智慧父母群,能量满满。)
3、体重目标100斤,每周健身2次;(说多了都是泪。)
4、去一趟台湾;(未完成)
5、年度读书计划50本,读书笔记20篇,启动线上读书分享;(读书计划完成)
6、微信公众号一周更新1-2篇;(微信文章100篇)
7、跟孩子一起学习钢琴;(练毛笔字可以代替吗?)
8、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生的角色;(还算可以)
9、准备过一次很有仪式感的结婚10年纪念日;(帕劳之行算是完美。)
10、少买衣服多买书;(做到了)
计划总是有意义的,至少路会越走越清晰。
2018年,失去健康,失去从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锐气,得了一场病,得到一段静养的慢时光,得到前半生最大的心理改变。
人生之路,迂回曲折,貌似我并未得到许多,举目四望,不过一个小康之家,然而我们依旧患得患失,说明我们手里还是感觉握着一些东西,而且不愿失去,若无得,何来失?
得到的远比失去的多。
或者换个说话,你所失去的,总会以某种方式回来。
其实18年的收获都不是上面的内容,而是一句话:
我很重要,我的人生也是重要,要选择过一种淡而郑重的态度。
淡,大多数人,生活上,都是浓浓的,喜好上也是,喜欢时髦,喜欢新鲜,喜欢高贵,本质上都是浓重的。
也因此,我们过不了淡的生活,总感觉无味。
我们也欣赏不了淡色,受不了清贫和独处。
其实,淡对自己是最好的,寡欲,无欲则刚,世间一切事物皆可入你心,一切得失利弊皆可云淡风轻,付之一笑。
在淡中有一份做人做事的郑重,大概就是我希望的2019年的基调了。
二、2019年要做的事情
2018年曾定了一条:少买衣服多买书,的确是做到了,衣服是少买了很多,书和笔墨纸砚经常买,其实钱并没有少花,但是获得的东西截然不同,感觉时间回来了很多,心静许多,过程中也积累下来一些笔墨文字,感觉写作能力有一点提高,虽然离目标很远,但也很是惊喜。
2019年,时间精力投入更多的,恐怕还在此处。
至于写作,2018年基本处于练笔的状态,2019年要尝试一下系统写作,写一些阅读与写作相关的小文章,多一点投稿,至于小说,再也不能大言不惭一年写2篇这种话了,实际上2018年想写的小说,仅仅写了两段,不是不愿写,是感觉时机未到。
读书,现在开始有一点系统的意思了。
今年大概要在古文阅读上多下功夫,几本难啃的书要啃下来:
钱穆系列、梁漱溟系列、
古文观止
世说新语
道德经
庄子
人间词话
唐诗百话
文学回忆录
黄帝内经
中国艺术精神
万物
佛教:心经(手抄50遍)
和孩子一起看的书:
1、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
2、凯叔三国演义听完
3、老人与海
4、家庭读书会20次
5、丰子恺文集
6、弟子规、三字经背诵与认读,部分讲解
7、大宝启动写作随笔训练;
8、一次音乐会,一次芭蕾舞演出
关于旅游,今年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很多地方都去的早了些,很多地方也都值得再去一次,比如苏州,现在去应该能更好滴欣赏明四家的字画,而不会只是匆匆一瞥,应该也会去九如巷,那里曾经住着张充和。
所以,2019年的旅行计划,也许更多倾向于博物馆,名人故居,古镇游,台湾,新疆都是想去的,关键是看时间和身体状况,机缘巧合,哪天看到书中的一段文字,就长草了。
一个地方,因为心中储藏着故事,才会生动起来,寒假期间,带孩子来个北京深度游也是必须的,至于出不出国,已经不甚重要了。
其实感觉需要旅行来调剂自己的需要越来越淡了,旅行是为了增加见闻和亲身体验。
我期望有一天,不再需要什么年度计划和总结,那才是最好的状态,没有期望,却又天天无比努力,该是一种多美的人生状态啊!
欢迎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