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究竟怎么捂?宝宝这三个特殊部位,要遵循2暖1凉原则

春暖花开,气温逐渐回升,很多孩子却在这个时候感冒了。主要是因为昼夜温差大,父母稍不注意就让孩子脱了衣物受凉感冒。古人说“春捂秋冻”还是有些道理的,不要急着让孩子脱衣服,才能更有抵抗力。

一、春捂该如何捂?

1. 什么是春捂?

一般来说昼夜温差相差8℃以上,就可以考虑春捂了,气温稳定在15℃以上,就不需要捂了。由于天气逐渐暖和,很多家长就会给孩子删减衣物,这个时候要耐住性子,衣物减得太快抵抗力会下降,不要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2. 先判断孩子的冷暖

在中午太阳升起的时候,气温起来可以适当减去衣服。但是很多家长都凭借感觉判断孩子的冷热,或者摸一摸孩子的小手还是冰的,就不会考虑给孩子脱衣服,最后运动出汗风一吹,很容易感冒。

这个时候应该摸一摸孩子的后颈,判断孩子的冷热情况,如果后颈窝发凉,就感觉加衣服,如果后颈窝有些流汗了,首先要擦干汗液,再给孩子减一件衣服。

3. 遵循两暖一凉的原则

“两暖”是指肚子和手脚:

春捂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护好孩子的肚子,无论是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一定要护住孩子的小肚子,防止着凉腹泻。穿一件小马甲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护住孩子的前后,又让双手解放散热。

孩子的手脚也要保护好,特别是脚部,不少孩子都喜欢光脚走路,在春天还是应该多捂捂。给孩子穿透气性高的棉袜,选择一双舒适带气孔的鞋子,这样就能防止孩子不舒服想脱鞋袜了。

“一凉”是指孩子的头部:

不少宝妈喜欢抚摸孩子的额头,判断孩子冷热,头部是人体主要的散热部位,不要捂得太过严实。早晚需要戴帽子,也要选轻薄一点的帽子,厚重的毛绒帽子比较适合冬季。

孩子的头部冷一点家长不要紧张,可能是出汗挥发的原因,孩子头部的保暖在春季可以适当减轻,耳罩、围巾等物件可以去掉,早晚戴轻薄帽子就可以了。

二、春捂不等于“瞎捂”

1. 脱衣穿衣要及时

春捂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家长也不要盲目跟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孩子是玩闹过后,或者是午睡,都需要减少衣物;气温起来以后,也需要及时给孩子减少衣物,围巾、帽子也需要及时除去,不要等孩子热出汗再来处理。

2. 洋葱式穿衣法则

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在孩子的内层穿吸汗透气的棉质内衣,中层穿薄毛衣或者马甲,保暖又时尚。最外层穿防风的冲锋衣,或者是保暖的棉衣,热了就可以脱去外套。

洋葱式穿衣可以随时脱穿,不用担心脱多了或者穿多了孩子不舒服。

三、这几种情况宝宝容易着凉,注意防范

1. 运动以后出汗

孩子如果会走会跑了,天气暖和以后肯定会喜欢户外活动,太阳一晒,孩子动起来就容易出汗。

这个时候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在户外可以提前减去一件衣服,出汗以后要及时擦干,条件允许要及时换内衣物,防止汗湿的衣服贴在孩子身上。

2. 洗澡前后容易受寒

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是昼夜温差也比较大,春季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暖。如果是婴幼儿,浴霸大灯开着的时候不要直射孩子的眼睛。可以采取暖风模式,水温也要保持热度,不要太冷让孩子受冻。

洗完以后要仔细擦干水滴,不然会打湿衣物让宝宝不适,出浴室之前要穿好内衣物,做好保暖措施。不要认为天气已经暖和,就可以随意给孩子洗澡,孩子身上有水,要是门窗再透风进来,很容易就感冒了。

来源:萌孩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