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南: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

于××,21岁,未婚。

初诊:1962年2月9日。患者平素娴静寡言,月经向来超早,拖延日期颇长,1961年8月开始,经水20天一转,经行时兼发高热,并有胸满,胁胀,甚至呕吐的症状,经历10日,经净后发热亦退,成为规律。发热渐次加重,在安徽宿东某医院诊治时,曾测得体温高至40℃,心烦头眩,面红目赤,甚则昏厥,隔时方醒。曾经医治无效,精神颇受威胁,1962年2月间返沪来治。

来诊时已届临经前期,症见精神不舒,胸闷胁胀,口鼻干燥,脉象弦数,根据证象,诊断为肝热型的经行发热。

推敲本症病机是:患者素来性格沉静,有不如意事抑郁于怀,肝郁则气滞。在经期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肝脉络于胆,散布于胁间,所以常见胁胀,木郁则横逆,逆则g 土,因此兼见胸闷呕吐,相火附于肝木,木郁日久易于化火,引起高烧;火性上炎,故头目眩晕,甚则昏厥。治以疏肝清热法

柴胡4.5g 青皮、陈皮(各)4.5g 当归身6g 赤芍6g 枳壳4.5g。制香附9g 炙甘草3g 白术6g 川厚朴2.4g 青蒿6g 黄芩9g

服药时月经来临,服2帖后效不显著,热势燔盛,口鼻燥热犹如喷火,头目眩晕,又将出现热厥现象。二诊时研究其证象,因肝经直上巅顶,肝火上扰,又有动风之趋势,再三考虑,乃于上方加钩藤18g (后下)以平肝熄风,并增强清热的功效。服2帖后据诉头目清凉,随访,每月经来不再发热,证明获得了长期疗效。

(0)

相关推荐

  • 学经典悟经典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

    学经典悟经典 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肝上冲于头,开窍于目,风动则头目瞤动:肝经在两胁之处,风行则气血不通,故痛:肝主筋,筋损则行常伛:嗜甘者,一缓风,一补脾虚以制肝风.

  • 经前乳胀(中医妇科泰斗朱小南教授方) ...

    经前乳胀(中医妇科泰斗朱小南教授方) [处方]香附.合欢皮.娑罗子.路路通各9克.广郁金.焦白术.炒乌药.陈皮各3克.炒枳壳3克. 加减:乳胀甚者加青橘叶.橘核:乳胀痛者加川楝子.蒲公英:乳胀有块者加 ...

  • 朱小南证治经验

    一.肝郁脾虚型痛经治疗经验 朱氏治疗肝郁脾虚型痛经的治则有: (1)对每月行经前常有胸闷胁胀,小腹坠痛,腰酸带多等先兆症状时,采用疏肝和胃法.处方:制香附9g  郁金6g  当归6g  白芍6g  延 ...

  • 朱小南医案

    案一.经行发热 于××,21岁,未婚. 初诊:1962年2月9日.患者平素娴静寡言,月经向来超早,拖延日期颇长,1961年8月开始,经水20天一转,经行时兼发高热,并有胸满,胁胀,甚至呕吐的症状,经历 ...

  • 经行发热

    [概述] . . 妇女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的病证,称"经行发热..<济阴纲目>称"经病发热."若经行一次偶尔发热者,不属此病. [历史沿革] & ...

  • 【朱小南:妇科带下经验方】

    黄带方 组成:焦白术6g 茯苓9g 陈皮6g 白芍6g 川黄柏9g 黄芩9g 樗白皮12g 白槿花9g 白果(打)7粒.水煎服. 功效:健脾化湿,清热束带. 临床应用:主治因脾虚湿感,湿热下注带脉的黄 ...

  • 朱小南朱老妇科几张带下经验方

    黄带方 组成:焦白术6g 茯苓9g 陈皮6g 白芍6g 川黄柏9g 黄芩9g 樗白皮12g 白槿花9g 白果(打)7粒.水煎服. 功效:健脾化湿,清热束带. 临床应用:主治因脾虚湿感,湿热下注带脉的黄 ...

  • 生地黄(交接出血、经行发热、经行烦躁)-- 马氏妇科

    交接出血  胡某,37岁.经后交接出血24天未净,血量增多4天,色紫无块挟粘液,右少腹痛,腰痛倦怠.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治法:凉血止血,益肾补气.方剂:犀角地黄汤加味.生地黄(切片,黄酒浸)30g. ...

  • 【朱小南】

    朱小南(1901-1974年),原名鹤鸣.江苏南通人,邑名医朱南山长子.幼年读书于乡,后随父南山习医,刻苦勤奋,悉心钻研.20岁时,悬壶于上海,统治内,外,妇,儿各科:中年以擅治妇科而着称.1936年 ...

  • 萧龙友、蒲辅周、章次公、岳美中等16位中医大家的专病绝招!|朱小南|木蝴蝶|恶阻|当归六黄汤|孙重三...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来源:<名中医治病绝招>:作者:卢祥之 1.萧龙友:伤食腹胀用糊米 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