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魔鬼代言人》
朋友看我写了《穿普拉达的女王》的观后感,就推荐我看《魔鬼代言人》,依旧是善与恶的交织,原罪与灵魂的救赎。两部片子有共通之处,不过呢,穿《普拉达的女王》更轻松一些,人性的小善小恶而已,而《魔鬼代言人》却更沉重,也让人更进一步思考。想到哪扯到哪,也别太严肃了。也许你也看过这两部电影,或者其中的一部,不妨一起来聊聊。
基努李维斯,长着一张良心未泯的脸孔,适合主演。不过有时候有点用力过猛,比如最后的醒悟似乎有点转变太快,演得不够委婉自然。当然那也许是导演和编剧的问题。老戏骨阿尔帕西诺演的米尔顿,是个没有良心的人,恶魔的化身,他的表演超赞。以及女主查理斯塞隆演技也是杠杠的,演活了玛丽,从一开始的开朗活泼到最后精神分裂,非常真实。演员并不是容易的职业。
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每个人都想不付出代价就获得名利。弗罗里达小镇上的天才律师罗麦斯从来没有输过,连赢了63场官司,第64个案子是替一个性侵的老师做律师,他知道他有罪,虽然一度他想放弃,但魔鬼撒旦化身为记者,嘲笑他赢不了,或许他该输一次了。虚荣使他忘记了良知,他只想赢。他的人生就没有失败过,他也不想失败。打赢了官司的罗麦斯名声大振,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看上了他,高薪配豪宅聘请他去做代理人。他和妻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他的妈妈很担心,但并不能阻止两个年轻人向往繁华都市。
罗麦斯和玛丽住上了豪宅,一开始欢天喜地,然而没过多久,玛丽就受不了了,因为罗麦斯的野心越来越大工作也越来越忙,跟她对门的女性,根本不在乎什么时候能见到老公,每天就是购物狂欢。人在什么时候完全没有罪恶感?那就是掏空灵魂的时候。米尔顿总是在诱惑罗麦斯:愧疚感就像他妈的一包砖头。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它放下。他总是在说自由意志,魔鬼只负责引诱,选择由你做出。
在玛丽生病需要罗麦斯的时候,罗麦斯正在为一桩枪杀案嫌疑人辩护,在玛丽和工作之间,他也曾动摇,魔鬼的诱惑坚定了他的意志:如果她的病好了,而我的官司输了,我会恨她。而我,可以在打赢了官司以后再去照顾她。可是,凡事没有两全,赢了官司,玛丽因为精神失常而自杀。玛丽临死前告诫罗麦斯,他们之所以受到惩罚是因为虚荣贪婪。她多次提出要回老家佛罗里达,但是贪婪让罗麦斯欲罢不能。罗麦斯知道自己辩护的那些代理人都是有罪的,但为了名利他依然去接手,毫无愧疚感地为他们洗脱罪名。让他们逍遥法外。而受害者却要承受更多的不公和不幸,比如被洗脱罪名的性侵老师最终杀了一个小女孩。但是,突然的,我又想到一个问题:那些有罪的人不需要律师吗?律师是一种职业,并不是总有选择吧。
生命总是让你得到一些失去一些,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曾经他们多么恩爱,感情好到如胶似漆,可是后来金钱越多诱惑越多争吵越多痛苦越多,感情在争吵中怀疑变质......绝望的玛丽将玻璃残渣刺进自己的咽喉。究竟什么时候该收手?钱挣到多少叫够了?联想到这两天钱宝的案子,都知道这是个坑,是个骗局,都想着见好就收,可是又梦想着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可是诱惑那么大,不到头破血流谁会醒悟?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后果不堪想象。亲眼目睹玛丽自杀的罗麦斯幡然悔悟,他觉得是米尔顿毁了他的生活,他决定去找他复仇,却从母亲那里知道米尔顿是他的父亲。罗麦斯的妈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却原来在年轻的时候也很叛逆甚至虚荣,也许人总是要犯错,也总是在错误中成长,然后做一个虔诚的好人来救赎原罪。
当罗麦斯找到米尔顿,米尔顿的辩护或者说演讲太精彩了。米尔顿原来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他说上帝是一个冷眼旁观者,你失败了他嘲笑你,你犯规了他就惩罚你。简直像个变态狂。他定下游戏规则,让你看到却不准碰,碰到却不准吃,吃到又不准咽下去。而我不同,我不拒绝任何人,我热爱人类,我挑动人类一切的潜在的欲望,即使再顽劣的人我也不会拒绝他。我是个人道主义者。罗麦斯问他:那么爱呢?他说:人类高估了爱,被高估的东西,在化学上跟吃大量的巧克力没什么区别。他说:你不是不爱玛丽,只是你更爱自己。这句话深深的锤击着罗麦斯,也锤击着观影者。我们口口声声说爱,说爱对方胜过一切,甚至可以为对方去死。实际上呢?说爱是容易的,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我爱你”这几个字就蹦出来了。你真爱他(她)吗?他的需求是什么?你又了解她吗?最简单的,你知道她的生理周期吗?有几个男人说的出来?甚至你父母你朋友甚至不相干的什么陌生人说她有哪里不好,你就嫌弃了。太多了,这样的例子,因为父母反对而分手而离婚。更不要说生死攸关的时候。只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选择,大部分男人就阵亡了。女人也一样,程度轻一些。不过女人牺牲的时候也许是出于圣母情结。人性,多半是经不起考验的。
米尔顿有无数的孩子,在众多的孩子之间,他看重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罗麦斯,一个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他野心勃勃,要重写圣经,他要罗麦斯和姐姐一起生下孩子,延续家族。罗麦斯非常愤怒,但又无力反驳。米尔顿洞察了他的内心,那些选择是他的自由意志。但是他后悔莫及。他向米尔顿开枪,才发现米尔顿是恶魔,根本打不死。绝望中他开枪自杀,米尔顿的世界一瞬间化为乌有,美艳的姐姐化为白骨,米尔顿在烈火中变成年轻时麦克斯的形象,变成了天使模样。也许寓意恶魔也曾年轻善良,人慢慢成长就变得越来越像恶魔。每个人身上都有善和恶的基因。魔鬼和天使可以是同一个人。
影片最后,又恢复到影片的开头,意识着轮回。当罗麦斯走进法庭,看到玛丽,他吻了她两次,有种失而复得的珍惜,满是爱意。这一次罗麦斯选择站在正义一边,放弃了为有罪的嫌疑人辩护,虽然因此有可能被吊销律师执照,但他觉得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而魔鬼米尔顿化身为小报记者,说服他做访问,然后他得意的说:虚荣,是我最喜欢的原罪。真是意味深长。魔鬼无处不在,诱惑无处不在,考验无处不在。
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却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