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李商隐早梅二首,为谁成早秀,天花作道场
李商隐对梅花,启动顶格之赞,那是天花!
我说过,李商隐对梅花有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非常的现实,也非常的微妙。李商隐出生寒门,但是和许多人一样,希望靠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他十六岁就已经成为幕府将军的白衣门客,二十四岁就考中进士。或者他本人对富贵两字从内心讲,并无热爱,但清贫之家,父亲早逝,待养之母,尚幼之弟妹,还有年轻人的志气,都是现实的原因,让他渴望青云之路,解决家境贫困的同时,能够自我快意翱翔。
梅花之美,他从来都知道,那种风雪寒苦中的盛放让他看到自己,但是年轻时,他是备感凄楚的。“明月三更夜,空庭一树花。”如果放在现在作为审美来讲,这是非常唯美的景色,但是十几岁的李商隐是在打工的间歇回老家,跋山涉水,在春寒里走过荒凉山路,宿在深山一座打尖的旅馆里,寒衣单薄,这句诗就没有了隔岸看花的美,而是一种身世寒凉的凄楚和无望。
李商隐不可谓不奋斗,我看了一下他短短一生,比许多当代人走过的路都多,行程何止万里,大约至少是在五万里起步。陕西,四川,海南,山东,长安,洛阳,太原,他如此奔波,乃是为了家人有衣食安稳,还有自己的梦想,渴望一个机会,施展才干。但是抱歉李商隐属于那种命运不太好的人,成名虽然早,机会却不垂青,一辈子奔波,都是给人做门客和幕僚,有人说,这也是高级打工的呀。许多人不清楚唐朝幕僚是一个怎样的体系,就是文人为了生存,家奴化。李商隐敬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没有主动提过休息,除非是大事。比如他在幕府中出外办事,错过了妻子的死讯,又比如在四川节度使门下,他五年没有提出过回家,直到节度使被调任,这份工作没有了。这也是李商隐在现实中渴望仕途有所改善的现实原因。但是他四十六岁就死了。
也就是说,如果李商隐活的长久一点,像白居易刘禹锡,他们大多数仕途青云都是中年开始,李商隐的晚年可能舒服一点。但抱歉,由于长年透支,他挂了。
李商隐可能有预感。他的祖父和父亲寿命不长,所以他年轻时拼命奋斗,怕错过了机会。十来岁父亲就死了,他是边做苦工,边学习,如饥似渴。可以说李商隐是用典故的高手,这证明他没有错过任何一本能到手的书,并有自己的深度见解,这也成就他仅仅十六岁,就被令狐楚将军看中,这个寒衣少年身上有着巨大的学习天分。
李商隐成名很早,至少十几岁就有才名。
而且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他以为是人生的起点,但一生却没有能再进一步,这起点就是终点。等待他的,仍然是颠沛的给人做幕僚的生涯,折腾了二十多年。李商隐常常会有希望破灭和心力衰竭的感觉。
有一年依然是在路上,他路过陕西扶风,正是十一月,看到了满山的梅花。梅花通常是年节之花,梅花迎春,喜鹊登梅,都表示梅花和春天紧密的关系。但是扶风山里的梅花因为小气候提前开放,提前了一个多月,按道理,李商隐应该路有梅花,赏心悦目不是?可是旅途之寂寞,忽然让他有了深重的身世际遇感。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唐]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那遮蔽道路的梅花树亭亭艳丽,那不应季节的花开是袅袅芬芳。而梅花有什么?仙女们只给了它无边月色,青女折腾它,雨雪风霜。它站在这里,却拼命的开放,你是在等待谁,你是在怀念谁,你是为谁绽放这太早太美的花朵,却在春天之前,耗尽心力而凋亡?
梅花来得太早,是注定看不到春天的。
这是李商隐的自伤,他或者在旅途中又一次叠加了少年的记忆,梅花虽美,却因为开得早,寂寞一树花,无人得见,就像所有的寒苦艰辛,只是成就了自己凄凉开落。梅花太美,也太苦了。
所以我说李商隐对梅花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它太像自己。可是人生不是为了幸福而来吗,人生的意义难道只是像梅花一样,生于寒苦,死于寒苦不成?李商隐对梅花是知己更是疼痛。
所以理解了李商隐,我们可以看到他尽量不写梅花,但是不得不写,必定是好句。这里我不一一罗列。因为这一首写的是早梅。那么,他还有另一首早梅。
所谓早梅,在唐朝就是冬至前开的梅花,离春天太远,是冬之花。
“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35岁左右,李商隐接受了桂林观察使郑亚的邀请去做他的幕僚。南方是梅花的故乡,可以说这里梅花开放,比北方早且茂盛。农历10月左右就有梅花开放,这里是梅花的故乡。但是李商隐却没有太写梅花。“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无处不在的梅花让李商隐又爱又恨,所以下笔总不那么轻快。
但是他的同僚却浪漫得不得了。大约邀约李商隐不成,兴致飞扬,自己去骑马赏梅,完了带回来无数梅花枝,还写了诗。这是逼李商隐开笔呀。李商隐其实人缘挺好,孤独感是内心的,但是多年幕僚生涯,他拥有很多幕僚朋友,相处融洽。可以说李商隐的诗开始就是这些朋友替他流传,由小众而成为流行的。
同僚兴致勃勃,又是送梅,又是写诗,李商隐想了想,为我们打开了踏山寻梅的另一种美。我们也能看到李商隐驾驭典故和造境之美。
知道你为了寻找梅花,去踏遍郊外的野塘,知道你一个人走马看花,是为那种内心的欢喜与感动。我能想见你如谢庄一样,在漫天的梅花飘雪里,那种花瓣飞舞的快乐,我能闻到你身上,还带着梅花的香气。那梅花横过你的胸前,蝴蝶都会寻香飞舞,那梅粉洒在你的额头,不需要用蜜蜡妆点容颜。佛教中的维摩,虽然病着,他也要用这样的天花做道场,去唤醒沉睡无知的世人呀!
一方面,李商隐的同僚比他年轻浪漫。你看看这个年轻人喜欢梅花神采飞扬,那身上还带着梅花的香气,想必也是帅哥一枚,雪,香,粉,黄,说的是梅花,也是说的小帅哥的浪漫可爱。
另一方面,李商隐虽然是酬唱之作,但是最后的感慨,暴露了他久藏的心声。梅花是天花,是圣洁之花,这是对梅花顶格的赞美。
李商隐为什么没有和同僚同去赏花?
一,他一路孤旅,一生看多了梅花,他最愿意一个人去领受。他与梅花是天缘。
二,他病着,但病只是推脱。梅花是他的,他的心头好。
三,他感谢同僚送给他山里的梅花。如果他是病维摩,梅花就是他的灵魂,他的天花,他人生的寒苦香气,他的圣洁。
所以这首诗最深沉的是最后一句。他就是梅花。
所有的不甘,在岁月中都沉淀沉静下来。
李商隐渐渐洞彻了自己的命运。为谁成早秀,那是花要开,何论早晚,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凝结的寒香是过程,也是结果吧。这个时期,李商隐已经开始大量阅读佛教知识。如果命运无法改变,那就完成过程。梅花香自苦寒来。
哪怕一树没有春天的梅花。
多年以后,李商隐会记得十几岁在山中看到的梅花。明月三更夜,空庭一树花。他凋谢在春天之前,但是他的诗如同梅花香气,贯穿千年。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